支付寶結束“免費餐” 多種方法可以“省著提”
摘要:支付寶今起結束提現“免費餐” 多種方法可以“省著提”支付寶和微信提現對比圖。 (張燕 制圖)一個月前“支付寶提現收費”的消息,今天落地
支付寶今起結束提現“免費餐” 多種方法可以“省著提”
支付寶和微信提現對比圖。 (張燕 制圖)
一個月前“支付寶提現收費”的消息,今天落地了。按規定,支付寶將對個人用戶超出免費額度的提現收取0.1%的服務費,個人用戶每人累計享有兩萬元基礎免費提現額度。不少網友大呼“支付寶跟著微信學壞了”;也有人急著趕最后的“免費餐”,匆忙清理自己的賬戶余額;還有不少網友“穩坐釣魚臺”,表示只要找到“門路”,免費提現額度綽綽有余。
兩大支付平臺先后結束“免費餐”
第三方支付平臺結束免費提現,始于今年2月。當時,微信發布公告稱,從3月1日起,每人終身只能享受累計1000元的免費提現額度,超過部分須按0.1%的費率收取。微信方面稱,收費是為支付銀行手續費。
此公告一出,用戶反應強烈,其中不乏埋怨之聲。隨后,支付寶發表聲明稱,不會對提現收費。但時隔半年,支付寶還是沒有“挺”住。在一個月前關于提現收費的公告中,支付寶表示,因為“綜合經營成本的上升”,決定在不減少應用場景的前提下,更為了能持續提供更多優質服務而進行收費。
支付寶該公告一出,網友紛紛“喊冤”,“說好的不收費呢?”“支付寶也跟著微信學壞了”等出現在網絡上。
業內人士指出,互聯網金融的免費實際上是有人在替用戶買單。此前,包括支付寶、微信在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一直在為用戶承擔相應的成本,數以億計的用戶規模決定了這個成本是非常巨大的。隨著早期用戶培養的逐步完成,第三方支付生態不斷成熟,用戶對其使用黏性也比較高,這時候開始進行收費是正常的。
市民從容應對提現收費
從今天起,支付寶對個人用戶超出免費額度的提現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
支付寶個人用戶每人累計享有兩萬元的基礎免費提現額度;超過基礎免費額度后,按提現金額的0.1%收取服務費,單筆服務費小于0.1元的,按照0.1元收取;在用完基礎免費額度后,還可以使用螞蟻積分兌換更多免費提現額度。支付寶簽約商家(含淘寶、天貓賣家)提現,將支付寶余額內資金轉到本人銀行卡將繼續免費。
“此前對微信收費也能接受,會通過信用卡還款、消費等渠道使用微信錢包里的余額,同時有意識地減少往微信轉賬,在接受他人轉賬時盡量使用支付寶,到目前為止還未被微信收取過轉賬費。”市民陳先生說,現在支付寶也要收費了,看來以后接受轉賬要謹慎一些了。
不過陳先生也表示,既然微信只有1000元的額度都能做到不被收費,如今支付寶有兩萬元的免費額度,只要處理得當,被收費的機率就不大。采訪中,不少市民和陳先生的相法相似。
兩萬元免費提現額度怎么“省著用”
目前支付寶對個人用戶提現收費,是指支付寶余額提現,不包括余額寶里的資金。目前,大部分支付寶用戶的資金以余額寶方式留存。
支付寶公告表示,余額寶資金轉出,包括轉出到本人銀行卡和轉出到支付寶余額將繼續免費。不過,2016年10月12日起,用戶從余額新轉入余額寶的資金,轉出時只能轉回到余額,不能直接轉出到銀行卡。
除了余額寶,支付寶其他理財產品贖回的資金轉到余額寶或余額,再提現到本人銀行卡是不受影響的,依舊免費。
此外,支付寶余額用于償還信用卡透支資金也是不收手續費的。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