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主席:“保險姓保”是行業價值的根基
摘要: 當前保險業抵御化解風險的能力明顯提高,但個別公司在經營中偏離“保險姓保”的發展理念, 偏離保險保障的主業,存在潛在的風險隱患。對此監管部門將更加居安
當前保險業抵御化解風險的能力明顯提高,但個別公司在經營中偏離“保險姓保”的發展理念, 偏離保險保障的主業,存在潛在的風險隱患。對此監管部門將更加居安思危,把防風險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保險姓保”是保險業實現價值的根基,是行業穩定健康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的根本要求。
夯實保障這一根基,必須推動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能力和質量,同時必須牢牢守住風險防范這一行業發展的生命線。總體來看,當前保險業抵御化解風險的能力明顯提高,保險市場運行整體平穩健康,風險可控。個別公司在經營中偏離“保險姓保”的發展理念, 偏離保險保障的主業,存在潛在的風險隱患。在整個“十三五”時期,監管部門將更加居安思危,把防風險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清理保險機構股權結構,厘清關聯企業關系,不留空白和盲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對保險機構股權變動、重大投資和關聯交易等信息披露做出強制性規定,充分發揮公眾監督和市場機制約束作用。要讓那些真正想做保險的人來做保險,決不能讓公司成為大股東的融資平臺和提款機,特別是要在產融結合中筑牢風險隔離墻。
二是防范產品定價和產品結構畸形風險,注重結合投資能力和資產配置來優化保險業務結構;通過持續完善產品定價利率與準備金提取、償付能力相匹配的硬性約束,實施更加嚴格的準備金評估利率制度。
三是密切關注資金運用風險,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使資產負債錯配風險管理成為常態,全面提高保險資產負債管理水平。
四是妥善處置償付能力不足風險,定期開展償付能力評估,及早發現化解風險苗頭,督促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通過調整業務結構、增資等方式盡快改善償付能力狀況。
五是嚴格防范跨市場、跨區域、跨行業傳遞的風險,建立風險隔離防火墻機制,特別是防范非保險子公司風險向保險子公司傳遞。
增進民生福祉,讓百姓擁有更多獲得感;守住風險底線,打造民生保障的安全屏障。保險業,永遠在路上。
(本報記者 曲哲涵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6年10月11日 23 版)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