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嚴懲涉醫犯罪
摘要:□ 胡殿文 近觀媒體報道,醫生被殺被打罵的新聞時常出現,引起世人關注。 今年5月5日17時,廣東省人民醫院口腔科原行政主任陳仲偉醫生在回家路上被一名男子尾隨
□ 胡殿文
近觀媒體報道,醫生被殺被打罵的新聞時常出現,引起世人關注。
今年5月5日17時,廣東省人民醫院口腔科原行政主任陳仲偉醫生在回家路上被一名男子尾隨。回到家后,男子將陳仲偉連砍30刀。行兇后,男子在陳仲偉家中跳樓自殺,而陳仲偉被送往醫院搶救無效不幸辭世。陳仲偉尸骨未寒,最近朋友圈里,醫療相關人士換成的黑絲帶頭像還未褪去,5月18日下午,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人民醫院發生一起患者家屬毆打傷害醫生事件。當晚,遇襲的該院五官科醫生王俊經搶救無效死亡。醫生被殺的悲劇還在繼續。7月21日傍晚,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骨科門診醫生劉廣躍被殺在診室。
據《人民日報》報道,超70%醫務人員被打罵過。醫生被殺被打罵,不能不引起關注。人們都知道,醫生是一個神圣的職業,理應受到最高禮遇。一個社會對醫生的態度體現了對生命的態度。尊重醫生,就是尊重生命。有人說,醫生一邊給病人看病,一邊面對身體生命可能遭受的傷害,這不公平、不人道。換句話說,人生一世,誰不害病,誰能離開醫生?你不看病,別人呢?有人說,當你生命垂危時,在所有認識和不認識的人中,醫生是最希望你活下來的人。因為醫生最大的快樂就是治病救人,沒有一個醫生想把病人治壞、治死。如果醫生頻頻遭遇暴力襲擊,社會將付出沉重的代價。例如,最優秀的人才不愿學醫,大量醫生逃離醫療行業,良醫的生產線逐漸斷裂,最終導致好醫生奇缺,看病越來越難。傷醫辱醫不僅沖破了道德底線,而且損害了公共利益。當醫生受到暴力攻擊時,必然影響其救治其他患者,有人甚至因此而失去搶救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襲醫和襲警的性質同等惡劣,理應嚴懲。
一個時期以來,我國連續發生多起暴力傷醫事件。頻現的醫療糾紛,給醫患關系蒙上一層陰影。根據醫師協會調查統計,醫師受到傷害事件逐年增高,醫師普遍感到執業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得不到保障。中國醫師協會調查結果顯示,醫師的壓力來源于工作量大、醫療糾紛多、患者過高的期望以及傷醫事件。殺醫傷醫辱醫事件頻發,成為一大社會問題。它傷害了醫務人員的感情,增加了社會的不安。從社會治理的角度來說,涉醫犯罪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穩定推進法制建設是嚴懲涉醫犯罪、維護醫療秩序的前提。7月8日,衛生計生委、中央綜治辦、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方案》。旨在通過開展為期1年的嚴打專項行動,將依法嚴厲查處打擊涉醫違法犯罪活動,完善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的長效機制,確保醫療機構醫療秩序和安全形勢持續好轉。9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強調,各級檢察機關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綜合運用法治方式,加大懲治涉醫違法犯罪力度,強化對食品藥品領域法律監督,更好維護正常醫療秩序和醫務人員合法權益,努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打擊涉醫犯罪,要始終保持對涉醫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堅決依法從嚴查處。對于社會影響惡劣的醫鬧等涉醫違法犯罪案件,要堅持嚴厲打擊,綜治組織、公安、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積極會同檢察院、法院等部門掛牌督辦,一抓到底,依法懲處。
打擊涉醫犯罪,要加大懲治力度。加大對非法行醫、醫托詐騙、醫保詐騙、黑診所、黑救護車等懲治力度。重點打擊、從嚴懲處制售以孕產婦、嬰幼兒、兒童或者危重病人為主要使用對象的假藥劣藥犯罪,加大對毒品犯罪的打擊力度。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