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摘要:原標題:大數據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健康中國】 近年來,大數據作為迅速興起的跨學科領域,在各個行業開始扮演著顛覆性的角色。而醫學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變量,本
【健康中國】
近年來,大數據作為迅速興起的跨學科領域,在各個行業開始扮演著顛覆性的角色。而醫學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變量,本應是大數據科學的重要支柱之一,但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健康醫療數據“割裂”在各個醫療機構之中,大數據方法學專家與健康醫療專家缺乏對話,使得其研究與應用的發展相對停滯不前。為此,在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醫學部的支持下,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日前成立,該中心主任、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教授李全政指出,中心希望推動高水平研究并開拓產業發展等。
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關注度提升
據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路霞介紹,早在2012年,美國就將“大數據戰略”上升為最高國策,2014年又發布了大數據《白皮書》,將大數據視為強化美國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2013年5月,英國設立了全球首個綜合運用大數據技術的醫藥衛生科研中心。張路霞認為,國外的大數據中心起步較早、發展較快,可以為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參考經驗。
近年來,我國對健康醫療大數據的關注度日益提升。據了解,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對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提出了具體指導性意見。在剛剛結束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再次被強調。
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提出,健康大數據不僅是臨床診斷治療數據,還包括流行病數據、臨床試驗數據等一系列基礎研究的學術數據,是醫學與交叉學科的交融和結合的產物。因此,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的工作重點,是充分利用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醫學部已有的數據和技術資源,鎖定國際大數據前沿領域,搭建綜合立體的大數據研究應用平臺,包括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整合平臺、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平臺等。
“利用多源性的健康大數據,我們可以解決傳統醫學難以回答的問題。”張路霞認為,這不僅會對傳統研究帶來顛覆性沖擊,極大推動醫學研究的進程,還可為國家重大醫療政策、國家公共衛生外交政策及醫療改革提供依據和建議。
大數據“落地”人才是關鍵
如今,大數據的概念遍布各行各業,但真正“落地”的案例屈指可數。在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鄂維南院士看來,大數據不缺未來只缺人才。他認為,大數據真正落地需要三個關鍵要素,第一就是人才,第二是廣大的大數據需求空間,第三是大數據需要與科研創新、產業化、市場化無縫連接。由于當前大數據產業的火熱,國外學術界與企業間的人才競爭也非常激烈,我國亦是如此,因此急需建立大數據人才培養機制。
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提出,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要想真正發展起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光靠北大是不夠的。中心要實行開放的政策,不僅要納入北大各學科成員,還要不惜一切力量,吸引各方有意從事大數據研究的個人或組織。李全政也表示,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歡迎國內外醫療機構、技術團隊和相關產業的加入,共同推進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學科產學研的一體化建設。
此外,韓啟德強調,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應堅持以醫學為主導,將各項醫療大數據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醫療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大數據支持和決策支持。中心一定要多學科交叉,但也要以醫學為主導,由醫學提出問題并圍繞這些問題開展研究。(田雅婷)
(責編:賀迎春、熊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光明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