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之園裝點京郊大地
摘要: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建設正式開工萬花之園裝點京郊大地 北京世園會園區核心景觀區效果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建設正式開工
萬花之園裝點京郊大地
![]() |
北京世園會園區核心景觀區效果圖。 |
![]() |
北京世園會園區建設奠基。 |
9月29日上午,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建設正式開工,這是繼4月15日世園大道開工、外圍配套工程啟動建設后,北京世園會工程建設的又一重大節點,標志著園區由規劃階段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這也將為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舉辦一屆“獨具特色、精彩紛呈、令人難忘”的園藝盛會奠定堅實基礎。
據悉,園區將于2018年底完工并交付展陳布置。屆時,核心景觀區居中統領,山水園藝軸、世界園藝軸貫通南北,媯河生態休閑帶、園藝生活體驗帶、園藝科技發展帶串聯東西。其間,散落著世界各地參展者以及國內各省市建設的美麗花園。海內外的游客將在媯水之濱,領略萬花之園的風采。
遠山近水
園區呈一心兩軸三帶多片區布局
北京市副市長、世園局局長林克慶介紹,2019北京世園會,是A1類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園區是彰顯2019北京世園會‘綠色生活、美麗家園’主題的重要載體,一定要把它打造成為生態優美、園藝高超、城園一體、協同發展、活力持久的國際一流園區。”
位于延慶新城集中建設區西部的北京世園會園區總面積503公頃,橫跨風光秀美的媯河兩岸。因此,如何最大化地保護原有的生態環境,同時又能夠打造出獨具特色、精彩紛呈、令人難忘的世園會,這也是北京世園會園區規劃的難點。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北京世園會的出發點,也是我們的主旨。園區綜合規劃把‘生態優先、師法自然’作為整個方案規劃的落腳點。在規劃設計階段,設計團隊充分感受場地風土人情,尋找靈感;感受現場地形地貌,極致利用;感受園區自然條件,因地制宜;感受辦會設施需求,精準設計;感受各類空間布局,整體謀劃。設計期間多次邀請行業專業人士討論方案,出謀劃策,為的就是留住那棵樹、護好那片林、保護好那塊土地、凈化好那一方水。我們提出,要與大自然共同繪就世園會的美麗畫卷。”北京世園局常務副局長周劍平介紹。
根據規劃,園區將充分利用延慶區山水林田的自然格局,統籌空間布局、展館需求、交通組織、市政設施、公共景觀等因素,確立了“一心、兩軸、三帶、多片區”的園區整體結構布局。“一心”即核心景觀區;“兩軸”:以冠帽山、海坨山為對景,形成正南北向的山水園藝軸和近東西向的世界園藝軸; “三帶”包括媯河生態休閑帶、園藝生活體驗帶和園藝科技發展帶;“多片區”包括世界園藝展示區、中華園藝展示區、自然生態展示區、生活園藝展示區、教育與未來展示區。
展館方面,參照歷屆各類世園會園區建設慣例,本著節儉辦會,統籌考慮會后永續利用的原則,北京世園會將建設中國館、國際館、生活體驗館、植物館、演藝中心,承擔室內園藝展覽和世園會開閉幕式、演出活動等功能。
疊山理水
核心景觀區形成一幅立體山水畫卷
據介紹,園區最先開展的是地形營造、場地平整和綠化工程。地形營造是核心景觀區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設計者利用現有廢棄魚塘,營造景觀水面,與媯河相依,形成一片連綿水澤。受《史記·五帝本紀》“舜居媯汭”的啟發,設計者將這一景觀命名為媯汭湖。媯汭湖同時還承擔著雨水匯集等生態功能,踐行海綿園區理念。
“我們運用中國傳統的疊山理水手法,拓展現有魚塘,營造湖面景觀。其間產生的土方,就近堆出山體,建設‘五谷豐登、山花爛漫’的梯田式花田景觀,傳承與展現農耕文明的生態智慧。山高25米,取名天田山。與中國館、國際館和演藝中心環媯汭湖而建,共同圍合形成園區的核心景觀。天田山的山頂建設永寧閣,作為全園的制高點和標志性建筑,起到視線焦點、統領全園的作用,登閣可南眺長城,北望海陀,俯視媯河和整個園區。永寧高閣覽勝景、天田媯汭蝶飛舞,核心景觀區將呈現出一幅立體山水畫卷。”北京世園局副局長葉大華介紹。
綠化工程是景觀效果呈現的重要內容,越早開始種植,越可以為植物生長提供充足的適應場地時間,越能展現出植物應有的景觀效果。方案設計中,植物配置空間布局錯落有致、種植形式豐富多樣、色彩搭配四季相宜、面積規模相得益彰、特殊選材恰到好處,總體上喬灌呼應、常落相配,色隨季變、景隨步移,大小適度、高低相宜,力求充分展現我國園藝水平。
“在北京世園會建設時序安排上,我們突出景觀先行。早整理地形、早進行栽種、早形成景觀。世園會開幕之時,這片區域就能發揮更好的生態效應,體現良好的景觀效果。”北京世園局副局長武崗說。
據介紹,園區將同時啟動包括園區環路、綜合管廊、水電氣熱等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科學的施工時序,合理安排建設內容,高效、有序、平穩地推進園區各項工程建設工作。
師法自然
綠色施工理念貫穿園區建設全過程
北京世園會園區建設,將貫徹 “節儉、綠色、生態、環保”理念,全面推廣綠色技術和產品,建設生態園區。
充分尊重現有生態及景觀環境,利用現狀道路、林地,對園區進行合理布局,節約成本。依托原有道路,改變常規的道路設計方式,園區內少了規則式的道路斷面形式,多了穿行于林間的特色道路。利用現有楊樹林,設計林下安檢區,游客去世園會安檢,不用再受暴曬之苦,提高了游覽舒適度,讓游客充分體驗一屆綠蔭中的世園會。
水資源利用方面,在提升現有功能濕地凈化水質能力的同時,在道路兩側建設生態草溝,收集雨水接入園區景觀水系,用于植被灌溉和涵養水源。這一創新設計可保證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90%,也就是區域內的雨水可以被充分收集起來回補地下水。能源應用上,優先采用區域內的可再生能源,運用深層地熱和淺層地溫,承擔基礎冷熱負荷。場館建筑方面,率先制定并實踐《綠色博覽建筑評價標準》,采用被動式建筑集成技術,降低展館的能源消耗,采用室內空氣質量監控、過濾技術,對室內污染物進行控制,提供環境宜人、空氣清新的室內游覽感受。
此外,本著“綠色施工”的理念,在施工現場設置污水收集和簡易處理設施,避免水環境污染;制定嚴格的大氣環境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揚塵;對開挖裸露面等及時恢復植被,開挖面上進行綠化處理。通過有效措施,使綠色施工、文明施工、生態保護理念貫穿建設全過程。
精品一園,萬花看世界。春風萬里,一夢曉中華。“2019北京世園會在向世界展示我國綠色發展新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同時,也將有力提升北京城市品質和首都形象。”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李士祥表示。
《 人民日報 》( 2016年10月09日 07 版)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