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四十年首次個人作品音樂會 眾嘉賓唱響經典
摘要: A-Lin 李泉 張宇 動力火車 彭佳慧 田馥甄 昨晚,《假如我是羅大佑》北京演唱會在工人體育場正式開唱,這是羅大佑近四十年來的首場個人作品音樂會。當
A-Lin
李泉
張宇
動力火車
彭佳慧
田馥甄
昨晚,《假如我是羅大佑》北京演唱會在工人體育場正式開唱,這是羅大佑近四十年來的首場個人作品音樂會。當晚,七位一線嘉賓變身“羅大佑”,音樂會不但是羅大佑對自己音樂生涯的一次總結,《之乎者也》《你的樣子》《愛的箴言》《光陰的故事》《戀曲1990》《童年》《明天會更好》,一首首經典的歌曲穿越了時空,帶觀眾重溫溫暖的旋律,觸碰曾經的記憶。
嘉賓唱響經典展現立體羅大佑
昨晚,羅大佑攜手七位一線嘉賓,包括動力火車、田馥甄、張宇、彭佳慧、A-Lin黃麗玲、李泉,全程回顧他所走過的音樂歷程。每位嘉賓都以全新的編曲、各具特色的方式,改寫了樂迷對過往羅大佑經典歌曲的既定印象,全編制現場樂隊伴奏,讓現場觀眾既回憶起了過去的感動,又聽出了歷經人生后的新意。
此次演唱會不僅在編曲上有顛覆性的創新,六大元素的環節編排也是演唱會的一大亮點,七位嘉賓分為六組分別代表:精神、力量、溫暖、希望、愛與批判,依次登臺獻唱,每位嘉賓都代表每段音樂路上的羅大佑,用音樂為現場觀眾呈現出了一個更為立體的時代音樂人。
開場的動力火車代表的精神元素,氣勢磅礴的搖滾《追夢人》讓時代感撲面而來;A-Lin(黃麗玲)代表的力量元素,溫婉醇厚的《是否》打動了所有人的心;李泉代表的溫暖元素,優雅紳士地用鋼琴講述了《愛的箴言》,無不令人傾倒;彭佳慧代表的希望元素,緩緩地訴說了《光陰的故事》;張宇代表的批判元素,一首搖滾味道的《鹿港小鎮》令人耳目一新;田馥甄代表的愛的元素,用最溫柔的聲音告訴了大家《野百合也有春天》。
羅大佑用《思念》溫暖觀眾
作為“音樂教父”,羅大佑給人的印象一直是敢于直言、特立獨行、不拘一格,他善于用音樂表達愛與關懷,以其敏銳的流行觸覺直面時代的轉折。在眾多歌迷的印象中,羅大佑是搖滾的、哲學的、理性的,用或直白或憤怒或平實的話語來針砭時弊,表達個人的思考;羅大佑也是傷感的、脆弱的、柔情的,用獨有的長句唱著各種風花雪月的詩和百轉千回的感情。聽過羅大佑作品的人都會認為:每個人的心底必定都有一首羅大佑的歌,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段不同于人的光陰故事。所以羅大佑個人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深遠影響力和時代使命感,被眾多后輩音樂人譽為“音樂的燈塔”。
在演唱會結束后的訪問中,羅大佑感慨:“生命是互相激勵的,我什么都不會,醫生很多年不干也忘了,我就給你們唱歌!往后的日子里,只要我有時間,就會來開演唱會看大家,希望在那個時候,還能見到你們,我這三十多年來一直在做一個追夢人,謝謝你們能夠一直陪伴我。”
演唱會接近尾聲,壓軸登臺的羅大佑用一首《思念》唱出了彼此的思念,結束時的《明天會更好》,讓所有現場觀眾感動到熱淚盈眶,一次次地起立合唱。 文/京華時報記者楊楊 圖/京華時報記者趙思衡
“羅大佑作品”,本場最佳IP
時隔五年之后,羅大佑又重新踏上了北京的舞臺,舉行名為“假如我是羅大佑”的個人演唱會。在這個演出市場紅紅火火的年代,羅大佑對于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程度,和他個人演唱會的舉行頻率,顯然有些不相匹配。
當然,音樂有時候是不能用來這樣比較的,雖然一旦比較起來,羅大佑的音樂肯定就是排在華語流行樂最前茅的。說句不夸張的話,羅大佑說自己排名華語流行樂第二,還真沒有人敢認自己是第一。
其實,這一次的“假如我是羅大佑”演唱會,嚴格意義上來講,并不是一場標準的歌手個人演唱會,它更像是一次羅大佑的個人作品巡展,由他和黃麗玲、田馥甄、李泉、“動力火車”和張宇等歌手一起完成作品的演唱,尤其是在這個合作者名單中,更有好多都是從來沒有和羅大佑有合作的歌手。
是誰來參與演唱其實也不重要,重要的還是作品本身,因為這是羅大佑的作品,就是這次演唱會最好的IP。明星開唱靠刷臉,音樂人舉行演出,自然靠的還是作品本身,而無論從作品的影響力、藝術性、傳唱性和多樣性,羅大佑都堪稱是華語流行樂的一個標志,至少在上個世紀,他的影響力輻射,已經涵蓋了多重的領域。
在華語樂壇歷史上,有很多的情歌教父和圣手,羅大佑雖然不僅僅只是寫情歌,但一首給鄧麗君創作的《愛的箴言》,就足以讓他成為情歌大師。當然,《穿過你的黑發的我的手》《閃亮的日子》、《是否》《癡癡的等》這些歌曲,同樣也是羅大佑的情歌經典,而羅大佑創作上更特別的一點,就是他往往能將世俗的情,有一種穿越時空的人文力量。比如《如今才是唯一》,也比如《滾滾紅塵》,這些歌曲雖然唱的都是情,但其實更是人生。
羅大佑不僅抒情也很搖滾,甚至可以說,羅大佑是華語樂壇最早一位在內容上創造中文搖滾樂,而不僅僅只是模仿搖滾曲風的音樂人。《鹿港小鎮》這首作品,直至今天都是傳統文明在工業文明下的一曲悲歌,一句“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只要換個地名,放到今天依然同樣適用于現代人的感慨。
除此之外,《未來的主人翁》更是一首時代的預言曲,“我們不要被你們發明變成電腦兒童”這一句,也讓羅大佑簡直就像一位預言大師。而《現象七十二變》《之乎者也》等等批判歌曲,其濃厚的文字功底,更讓這些歌曲簡直就像是一篇篇短型檄文,鏗鏘有力又寓意深刻。
說得有些復雜,其實羅大佑也可以很簡單。他其實就是那個給了我們《童年》的羅大佑,也是給了我們《戀曲1990》的羅大佑,或是給了我們《東方之珠》的羅大佑。這個時代流行說情懷,其實情懷有時候是一種非常具體實在的東西,它不是什么文學品味,也不是什么哲學思想,它就是一種曾經和時代同步的感同身受。一小段旋律、一兩句歌詞,就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青春世界,羅大佑曾經就是這么一個歌手,而且還是上個世紀這個情懷群像中的代表。
羅大佑能不能繼續感動這一代的年輕人,其實并不重要,他的作品其實已經完成了屬于自己的時代功能,留下一些旋律,創造許多金句,影響一些人生,引起幾段回憶,就已經足夠。就像這次“假如我是羅大佑”的演出,重要的甚至不是看人、聽歌,就是很多人想讓那些旋律,去激活過往的記憶,穿過羅大佑的音樂,并在自己的全世界路過。
文/愛地人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京華時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