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了?四招“急救”錢包
摘要: 新反詐中心。廣州日報記者邵權達 攝 原標題:被騙了?四招“急救”錢包騙子越來越狡猾,花樣層
![]() |
新反詐中心。廣州日報記者邵權達 攝 |
騙子越來越狡猾,花樣層出不窮,手法不斷升級,萬一不幸中招被騙,該怎么辦?打110!有沒有辦法挽回損失?有!近日,記者走進廣州市公安局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現場體驗快速攔截機制,請資深反詐民警為市民支招被騙后最實用的“自救”方法。據悉,廣州市即將推出“反詐”升級版,市民一旦發現被騙馬上撥打110,提供涉案賬號等轉賬信息,新型反詐中心將秒級響應,有望在最短時間內攔截追回被騙資金。
通訊員岑柏瀚、張利華
記者探訪:
反詐中心將升級 止付秒級響應
日前,全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廳際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透露,目前廣東正在籌建省市兩級公安機關反電信詐騙中心。
據了解,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將設在公安機關,電信企業和主要銀行要進駐,公安機關相關的偵查警種也進駐,反詐中心成立以后主要致力于公安機關與電信、銀行部門聯手打擊電信詐騙。
省級的反詐中心將于今年9月底建成,設在省公安廳刑偵局,目前已有廣州、深圳、中山三個城市啟動建立反詐中心。
據悉,廣州將在原有的反電信詐騙中心基礎上進行升級,升級后的反詐中心,其主要作用是快速查詢涉案賬戶并緊急止付,同時還要聯合電信、銀行等部門,對涉案電信流、資金流進行研判,追蹤窩點,組織打擊,“實現一邊攔截,一邊破案的目標。”
近日,記者探訪正在“內測”升級過程中的新型反詐中心,辦公地點設在廣州市公安局,即將入駐的銀行、運營商工作席位已經設置好,將帶著資源和權限進駐,同公安的相關偵查警種合署辦公。
在新的反詐中心里,公安機關開發了一個“涉案資金緊急止付系統”,這個系統目前正在試運行,已取得成效,在一些大的專案中,成功止付被騙資金。據悉,這個系統在110接警后,把被騙的涉案賬戶一輸入,秒級響應,就可以把這個賬戶緊急止付,即使贓款到了犯罪分子的賬戶,他也無法操作,公安機關下一步再運用法律手續將這個賬戶凍結,為贓款的凍結處理贏得寶貴時間。
反詐揭秘:
接警后對癥施治“以快制快”
“以快制快,以專制專”,廣州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指揮處政委李真介紹,市公安局于2015年4月成立反電信詐騙中心,依托110臺開設24小時運作的反電信詐騙專線,集中受理涉電信網絡詐騙的報警、舉報、咨詢,將宣傳防范、勸阻攔截的關口前移到接處警環節,并針對不同詐騙手法研判提煉出“涉案銀行賬戶臨時鎖定” 等被騙資金應急處置指引。
同時,反電信詐騙中心已與工、農、中、建、招等銀行建立了點對點協作機制,實現對上述5家銀行省內涉案賬戶的快速查詢、緊急止付、快速凍結。
市民受騙后,撥打110報警,會馬上轉到反詐中心專席。接警員先核實了解情況,比如對方賬號,受騙過程等信息,然后根據不同情況分不同方式處置。
比如誤點鏈接手機木馬中毒的,接警員會指引你先將銀行卡掛失,然后聯系銀行查詢錢是在哪里被消費了,看能否采取補救攔截措施。
如果是在ATM機轉賬的,接警員核實后馬上會啟動“點對點”快速反應機制,將情況通報給相關銀行聯絡員,然后由聯絡員在銀行系統內進行攔截。根據以往成功的案例,銀行一般在3~5分鐘內即可作出相應。
而能否最終攔截成功,則要取決于事主被騙后反應的速度以及提供給警方信息的詳細程度,包括轉賬地點,完整的涉案賬號等。接下來,110反詐中心會將案件移交給當地派出所,由辦案單位進一步偵查。
運營商提醒:
警惕“煞殺竊賊”病毒竊用戶信息
如果市民收到“某某:大家相聚時候的拍照,給你一份,請查閱珍藏!”類似這樣帶有鏈接的短信,千萬不要輕易點開。記者從廣東移動了解到,這是一種叫“a.privacy.shasha煞殺竊賊”的手機病毒。
據廣東移動網絡安全團隊介紹,該病毒主要通過含有惡意軟件鏈接的短信在Android系統手機之間傳播,用戶一旦點擊了短信中的鏈接,就會被誘導安裝偽裝成“影集”的惡意軟件。一旦安裝成功,惡意軟件就會隱藏應用圖標,后臺運行竊取用戶隱私。
技術人員通過實測發現,由于惡意軟件誘導用戶激活了設備管理器,用戶無法通過常規方法卸載,必須先進入安全設置界面取消激活設備管理器。取消操作成功之后,使用各個主流殺毒軟件均可實現對病毒的查殺。
如今,不少網上支付賬戶都使用了短信驗證碼作為登錄鑒權方式,如果用戶感染了此類病毒,賬戶安全就岌岌可危了。
警官支招
被騙四情況 應對有四招
“被騙后該怎么辦?我的錢還能不能追得回來?”不少市民被騙后,既不敢告知親友,也不敢報警求助,一時陷入六神無主,茫然不知所措中。反詐中心的資深反詐民警曾警官,根據一年多來的反詐實際經驗,為市民提供在撥打110之前最實用的“自救”方法,將最大限度地幫助市民挽回損失。
點鏈接中毒:
掛失手機上用過的全部銀行卡
第一類最常見的是手機木馬中毒詐騙,發現銀行卡被盜刷。曾警官說,這類詐騙都是手機誤點帶有鏈接的詐騙網址,一旦點擊,手機便會中木馬病毒,然后木馬會分析你手機里的信息,攔截驗證碼短信,被詐騙分子盜刷銀行卡。
支招:當你手機點擊了不明鏈接,出現收不到短信或者打不出電話等異常情況時,建議馬上掛失用過的銀行卡。如果已經發現有銀行卡被盜刷,馬上將手機上用過的其他銀行卡全部都掛失。然后聯系銀行查詢錢是在哪里被消費的,比如如果被用來網上購物等,還可以聯系網站商家采取補救措施。
被騙用柜員機轉賬:
馬上報警并提供轉賬憑條
第二類最常見的是柜員機轉賬詐騙,轉完賬后意識到被騙了。
支招:曾警官說,最理想的狀態是,剛轉完賬發現被騙,馬上報警,同時提供完整的嫌疑賬號和轉賬憑條。這樣既方便公安機關快速處置,又可以作為報警時的證據。
“基本上成功的案例都是能夠提供完整涉案賬號的”,曾警官提醒,轉賬時一定要保存憑條,不要丟,上面有嫌疑人的賬號,報警備案時出示給派出所。
網銀被盜詐騙:
掛掉電話找銀行客服核實
第三類是近年來新出現的網銀被盜詐騙,資金從活期賬戶被轉移到理財賬戶或者購買了貴金屬理財產品。因為活期余額變動會引起市民恐慌,以至于后來陷入詐騙分子的圈套。
支招:一旦發現活期賬戶出現異常變動,有陌生電話打來時,馬上掛掉電話,打銀行的客服咨詢電話核實異常變動的去向。
收到詐騙短信:
可發短信關停詐騙號碼
此外,廣東移動表示,移動用戶如果收到假冒熟人的詐騙短信,可發送“詐騙短信號碼*詐騙短信內容”到 10086999進行舉報。在確認存在群發詐騙短信的行為后,移動公司將依法對號碼進行關停。
9月30日,
不實名就停機
廣東電話實名率本月將實現100%
截至9月25日,廣東三大電信運營商和虛擬運營商實名登記率均已超過99%。省人大常委會昨日組織視察電話實名登記工作進展,三家運營商強調,到9月30日未實名登記的用戶將全部關停。省通信管理局表示,廣東將成為全國第三個實現電話(包括固話和手機)實名登記率100%的地區。
文/廣州日報記者楊洋
昨日,省人大常委會視察組來到廣東移動全球通大廈營業廳視察。據介紹,這里每天約有40~50個用戶來現場辦理實名登記。據三大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廣東移動實名登記率已達到100%,廣東電信為99.7%(其中手機99.33%,固話99.95%),剩余未實名用戶約為10余萬名,廣東聯通截至9月24日實名登記率99.2%,剩余24.9萬名用戶將在月底前分批停機。
廣東電信副總經理徐叢說,9月30日將一定關停剩余的非實名用戶,3個月內如果這些用戶不來補登記的,就將用戶數據清除,徹底終止服務。目前,網上營業廳、掌上營業廳和微信公眾號都可以進行實名制登記,營業廳中也設立了實名制專柜,鼓勵廣東電信的十余萬未實名用戶盡快進行實名制登記,客服熱線還設置了話務專席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停機造成的投訴。
針對電信詐騙多發的虛擬運營商號段,比如170、171開頭的電話號碼,省通信管理局網絡安全管理處處長劉山葆表示,廣東20多家虛擬運營商的實名率目前也已達到99%,數十萬用戶中僅有約5000名用戶未登記,這些用戶到了月底不登記也一樣關停。
省通信管理局一再強調,包括三大運營商和虛擬運營商在內,廣東的電話用戶最遲9月30日進行實名登記,否則將全部停機,廣東省將是全國繼西藏、新疆后實現電話100%實名登記的第三個地區。
追問一:實名不“實用”怎么辦?
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擔心,實名登記不等于實名使用。“名字是登記了,這個電話號碼確實是一個人名下的,但是這個號碼不是這個人用,很多這些號碼還是流到了犯罪嫌疑人手里去用,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對此,劉山葆回應說:“號碼轉售給一些犯罪分子等用作非法用途,在行業規范中目前沒有禁止,但公安或工商部門會進行打擊。另外,每一個身份證在每一家企業新開卡數量不超過5張,這也會限制電話卡作非法用途。”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業斌還建議,相關部門向社會公布涉及電信詐騙的電信運營商,以此約束運營商做好管理工作。
追問二:境外改號電話怎么防?
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才提出,去年全國通過境外改號電話實施詐騙的涉案金額超過100億元,占到全部涉案金額的近一半,這類案件的偵破難度大。其中大部分案件中,犯罪分子都是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用戶接聽的號碼顯示為公檢法的辦公電話,與114查詢結果一致,導致受騙者防不勝防。
陳偉才還表示,經過他根據官方透露的數據粗略統計,目前從境外撥入的號碼中,僅有10%是正常通話,其余90%則是詐騙的錄音電話。
他建議,將所有政府機關的號碼列入一個特殊名單,一旦從境外撥入的號碼中有顯示為中國政府機關的號碼,就予以攔截。對此,運營商表示可以建成這樣一個數據庫,是可以實現攔截的。但對于其他的諸如冒充個人手機號的改號電話等,暫時無法識別和攔截。 文/廣州日報記者李棟、倪明、耿旭靜、段郴群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廣州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