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秋風吹來遍地蘑
摘要: 秋天的長白山依然生機盎然。 劉躍彩攝
![]() |
秋天的長白山依然生機盎然。 |
![]() |
立秋前后,山林里蘑菇隨處可見。 |
![]() |
齊永良是撿蘑菇的快手。 |
![]() |
山上采的蘑菇,一下山就有人收購。 |
處暑白露連著立秋秋分,天氣日漸變涼,田野、樹梢微微泛黃變紅。這正是長白山區(qū)最熱鬧的采蘑菇時節(jié),山里的男女老幼攜筐背簍齊上陣,自由自在地融入山林,愜意地分享大自然的饋贈。 “跑山嘍……”9月24日上午,在院里將前一天采的蘑菇等山貨平整晾好,穿上毛衣毛褲、外套水靴,扛上大背簍,吉林靖宇縣保安村67歲的齊永良老漢高喊一聲,喜滋滋地上山采蘑菇。
林里的蘑菇到處都是,快手一上午能采上幾十斤
王大山、大北山、彎彎山……齊大爺跑遍附近山頭,樂在其中。
林里的蘑菇到處都是,快手一上午就能采上一大背簍幾十斤。可只要運氣好,慢手也能中頭彩,如果碰到一個大蘑菇圈,很快就能撿小半筐。有時還能見到蘑菇中的珍品。齊大爺說,他前天上山就采到了一個小碗大的猴頭菇:瓦白瓦白,毛茸茸,可好看呢。
“這棵樹長一個猴頭菇,對面樹保準還有一個。采蘑菇運氣重要,經驗知識和勤勞更重要。”當地有“山中菌王”之稱的農民專家吳長發(fā)說,這兒有幾十種可食用的蘑菇。
村民們說,現在林子生態(tài)好,采蘑菇時,興許抬頭就會看到一只漂亮的大狍子,它慢慢地走過去,人狍相安。至于馬鹿、野雞、野豬、小松鼠,都是山林里的主人,常會與它們不期而遇,共享這森林家園的快樂與美好。
一排排掛在墻上的金色蘑菇,映現農家溫馨生活
立秋前后,長白山榛蘑最多。榛蘑的傘蓋圓潤,微微泛黃。
“一上午,采了70來斤大榛蘑。我呀,年紀不大,還不到80歲呢!哈哈哈……”辛延同頭發(fā)眉毛花白,背著一大簍鮮亮的榛蘑,攜著身后一地的秋日陽光與山色斑斕。24日下午2時,這位來自靖宇縣山材村的老漢步伐矯健地走到縣里將軍街“路邊蘑菇市場”。其他村民在辛老漢身后托一把,協助他放下背簍,加入賣蘑菇大軍。
辛老漢的蘑菇不到5分鐘即賣完。這條街是應季自發(fā)形成的山貨市場,農民清晨上山采蘑菇,下午就能變現。如果采得多,還有當地企業(yè)收購。據介紹,采蘑菇的村民平均每天都能掙上300元左右。
除了賣蘑變現,長白山的居民們家家都會曬上一些,留待日后自己食用。金黃的蘑菇穿成長長的“辮子”,一排排掛在墻上,與紅紅的辣椒串、金燦燦的玉米串相映成趣,織成農家生活最平實溫暖的生活氣息。生活好了,許多人家還有冰柜,凍上一些,又是另外一種滋味。
“蘑菇和木耳這些食用菌類也開始進行人工栽培,科學有序保護性開發(fā)。”靖宇縣特產研究所技術員高玉朋說,樹木需要修剪才能成材,剪下的大量枝椏是林業(yè)廢棄物。現在變廢為寶,用其加工成鋸末子,作為培養(yǎng)基,發(fā)展食用菌。
“油鋸一響黃金萬兩”是短視,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
“現在生態(tài)好了山也富了,只要你勤快就能過上好日子。”齊大爺從前是村里有名的貧困戶,現在成了脫貧典型。
20年前,濫砍濫伐,林子可窮了,蘑菇很少,動物幾乎見不到。齊大爺是土生土長的長白山區(qū)人,對山里的一草一木有深深感情:靠山吃山,沒了林子,吃啥?砍林子是玩“絕戶”的。
“油鋸一響,黃金萬兩”是短視,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近些年,禁砍停伐深入人心,靖宇縣大力發(fā)展生態(tài)工程建設,十年間累計實施林地清收還林6.3萬畝,封山育林13.5萬畝。以東北虎豹回歸為代表,如今長白山林區(qū)生態(tài)大為改善,全省建有各類自然保護區(qū)44處。
平緩的山坡上,空氣清新,平鋪著幾萬袋木耳。“這些都是有機木耳,澆的都是山泉水。”靖宇縣濛江鄉(xiāng)后雙山子村村民吳長發(fā)指著身后的木耳說,愛護環(huán)境才是可持續(xù)發(fā)展。
據吉林省林業(yè)部門相關領導介紹,去年4月1日起,吉林省天保工程區(qū)全面停止商業(yè)性采伐,今年地方國有林場也將停伐,截至2015年末,天保工程區(qū)累計完成森林培育面積1868萬畝,實現了林地面積和森林蓄積的雙增長。
本報記者 孟海鷹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