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學,角色轉變刻不容緩
摘要:□周刊記者 張龍 文/圖“女兒進入初一已有半個多月,但不愿與新的老師、同學交流,對小學老師仍十分留戀,這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兒子從小學3年級
□周刊記者 張龍 文/圖
“女兒進入初一已有半個多月,但不愿與新的老師、同學交流,對小學老師仍十分留戀,這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兒子從小學3年級開始學英語,但進入初一,仍感到英語單詞難記,拼寫容易錯,該怎么辦?”……近日,在采訪中,筆者不時聽到學生家長發出這樣的疑問?
進入初中,孩子不能完全適應初中緊張的生活,不能很快完成角色轉變,這在一部分學生中普遍存在。為了幫助孩子快速適應初中生活,筆者采訪了一些中學老師。這些老師建議,家長要在這個階段了解并重視孩子的心理異常,幫助孩子盡快完成初中角色的轉化。
中學生活一瞥。
學習中克服畏難情緒
進入初中,課程增加,作業量大,如果這時候孩子出現畏難情緒,家長應告訴孩子中學階段的學習特點和方法,學會聽課和主動預習、及時復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告訴孩子必須全力以赴,要勤奮、扎實,隨意是絕對不行的。
不要太看重分數,偶爾沒有考好,也不能打擊自信心,鼓勵并幫助孩子分析錯題原因。準備一個錯題本,將每次錯題及時在本上重新做一遍。讓孩子努力克服馬虎,做題時精力高度集中。
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現在的孩子大多比較嬌慣,孩子往往有很強烈的優越感,凡是都以自我為中心,但班級是一個集體,唯我獨尊必然要遭受挫折,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很可能會遠離集體,甚至會激化矛盾。家長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要培養孩子善于做自我批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的良好品德。
重視行為習慣的培養
小學階段,教師和家長都保持相當的權威,而進入中學,由于學生的獨立性增強,會有較多的民主意識,而有些學生有時會錯誤地理解這種民主,漸漸滋生叛逆心理,從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任何時候,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都是大樹的根,而學習成績只是樹葉、花果,只有根深,才能葉茂、才有果實。因此,重視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的培養,才是育人的根本 。
孩子在真正成熟之前,家長還是要保持適度的權威,要立規矩、真督促,反對棍棒教育、盲目家教輔導。溫馨的家庭氛圍會給孩子一個永遠的心理依靠。父母和孩子要保持溝通上的順暢,只有坦城的交流,才能實現兩代人的成功對接。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