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減持220億美元美債 總持債創三年新低
摘要: 上周五美國財政部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我國7月減持了220億美元美債。這是近三年來最大的減持規模。經過幾番減持后,我國持有的美債總規模已降低到近三年的最低位。
上周五美國財政部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我國7月減持了220億美元美債。這是近三年來最大的減持規模。經過幾番減持后,我國持有的美債總規模已降低到近三年的最低位。
業內人士表示,結合美國近期發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美聯儲9月份加息可能性較低,近期美元大概率走軟。所以,拋美債成了在國內居民及企業購匯需求上升,而美元走勢或向下的情況下,央行正常的投資操作。
美債遭遇減持潮?
美國財政部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仍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而7月份減持了220億美元美債后,我國所持美債總規模為1.2188萬億美元。
數據顯示,美國的第二大債權國是日本。日本7月增持了69億美元美債,總額上升至1.1546萬億美元,創去年9月以來新高。
截至該報告期末(即7月末),美債的前五大持有者依次是中國、日本、愛爾蘭、開曼群島、巴西。其中,除了巴西跟日本增持外,愛爾蘭和開曼群島均跟我國一樣減持。愛爾蘭減持美債10億美元,持債總規模達2696億美元;開曼群島減持了51億美元,持債至2643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沙特已經連續減持6個月,從今年1月的1236億美元,減持到7月末的965億美元。英國、新加坡、德國亦均在減持美債。
截至今年7月底,外國主要債權人持有美債總額為6.2479萬億美元,低于6月的6.2828萬億美元。
9月還加息否?
有業內人士分析,央行8月的金融數據證明,央行正在抽離部分國外資產。從8月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變化看,月末基礎貨幣余額28.52萬億元,較上月增長1122億元。其中,國外資產下降1597億元,回籠了相應的基礎貨幣。
但在資產荒的眼下,為什么還要拋美債?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一是居民及企業購匯需求上升所致;二是,這是央行根據國際市場各種變動而做出的正常的投資操作。
魯政委分析,首先,央行手里龐大的資金,會有相當一部分投到發達經濟體的國債、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和公司股票上面。可是,當本國居民及企業需要購匯的時候,央行就會做拋售各類資產的動作,來將現金回流;其次,美國上周四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中,向下的指標多于向上的指標,表明美國第三季度經濟承壓。“我個人判斷,9月份不可能加息了。”魯政委稱,“看看美國自己的經濟環境,美聯儲根本沒有動力加息。它不可能在9月做這樣的決策。”
據了解,今年美聯儲還有三次議息會議,最近的一次是9月20日和21日兩天,議息結果將在北京時間9月22日凌晨兩點公布。原本9月的這一次議息會議,加息預期較濃,各路媒體也一直在唱好。可是,如魯政委所言,現在則以唱衰居多。這意味著美元可能走弱承壓。(記者 劉筱攸)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