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識普及月 重點宣傳防范金融詐騙知識
摘要:□周刊記者 蘇弼坤 文/圖 銀行工作人員向市民普及金融知識。“今年金融知識普及月的主題是‘普及金融知識、提升金融素養、共建和諧金融’。人行駐馬店市
□周刊記者 蘇弼坤 文/圖
銀行工作人員向市民普及金融知識。
“今年金融知識普及月的主題是‘普及金融知識、提升金融素養、共建和諧金融’。人行駐馬店市中心支行支付結算科、貨幣金銀科、征信管理科等7個科室聯合,與全市各銀行機構共同開展了金融知識普及活動。”昨天上午,人行駐馬店市中心支行工作人員崔艷紅介紹,進入9月,按照相關管理部門部署,駐馬店各銀行機構全面啟動“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服務月”系列活動,僅人行駐馬店市中心支行支付結算科就印制、派發防范金融詐騙宣傳手冊20萬冊。同時,人行各科室和市內各銀行機構網點還滾動播出防詐騙宣傳視頻,向廣大市民宣傳防范金融詐騙的知識和方法。
六類人群
應重點普及金融知識
“從9月1日起到9月末,人行以及各銀行機構深入各地開展各種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崔艷紅介紹,“近期接連發生的電信詐騙案件告訴我們,只有持續推動金融知識的普及,才能引導消費者正確運用金融知識,增強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
崔艷紅說,此次金融知識普及月中,所有銀行機構都本著多一份金融了解、多一份財富保障的宗旨,多形式、寬渠道、全方位地向廣大市民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月”宣傳活動。
“此次活動,各銀行機構特別關注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六類特殊群體,力求提升他們的金融素養,引導他們正確使用金融知識。”崔艷紅說。
多種渠道宣傳金融知識
崔艷紅介紹,為了真正做到把金融知識傳播到角角落落,各銀行機構使用了多種渠道推廣“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除了線上的宣傳外,各銀行機構結合近期國內發生的大學生受電信詐騙離世、大學生受“校園毒貸款”等熱點問題,專門針對在校大學生,通過派發傳單、現場講解等形式,向他們講解如何防范電信詐騙、辨別不正規的“校園貸”及維護個人金融信息安全等知識。
針對近年來農民朋友缺乏金融知識,誤收假幣、盲目為他人擔保貸款等情況,人行駐馬店市中心支行將于近期到確山等縣區,針對惠農支付知識進行全方面的宣傳。
崔艷紅介紹,由于經濟發展,原有的助農取款服務已經無法滿足農民群眾的消費需求,人行決定在原助農取款服務的基礎上增加新業務,成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
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是駐馬店涉農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機構與農村商戶或村委簽約,在指定的商戶服務點布放銀行卡受理終端,向借記卡持有人提供小額存取現、轉賬匯款、代理繳費、小面額及破損幣兌換、扶貧貸款的金融服務站點。目前,只有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河南省農村信用聯合社、中原銀行、通聯支付這7家收單機構在駐馬店開展了惠農支付服務。據了解,惠農支付服務取款的單筆金額為2000元,且惠農支付服務點不是銀行網點,不能辦理存款、貸款、理財等業務。如果發現有人冒充惠農服務點工作人員詐騙,可以撥打12363舉報。
多種手段宣傳銀行卡安全使用知識
“與現金相比,銀行卡是一種安全、快捷的支付手段。目前,多家商業銀行和銀聯已經采取各種技術手段和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持卡人的資金安全。但在使用銀行卡時,持卡人具備一些必要的安全意識,了解一些常見的銀行卡犯罪手法,同時掌握基本的防范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崔艷紅介紹,在“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中,各銀行機構專門針對銀行卡進行了安全用卡普及。
據介紹,活動期間,全市各銀行網點充分利用網點門楣LED顯示屏、電視機、電子顯示屏、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和載體,以“金融知識宣傳服務月”活動宣傳內容為根據,重點圍繞借記卡、信用卡、個人貸款、電子銀行、移動支付、出國留學金融服務、個人信用記錄以及投訴接待流程等內容進行宣傳。
崔艷紅說,銀行卡的安全使用和個人信息是息息相關的。有些不法分子通過盜取持卡人的銀行卡賬戶信息,偽造銀行卡后盜竊持卡人賬戶資金。還有不法分子竊取他人身份信息資料后,假冒他人申請信用卡進行惡意透支消費。因此,持卡人需要保護自己的銀行卡賬戶信息(卡號、密碼等)和個人信息資料安全。持卡人應盡量使用金融IC卡,因其內置芯片和傳統磁條卡相比,安全性更高、敏感數據難以被復制,不易被偽造。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