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汽車眾籌興起 風險不容忽視
摘要: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王曉潔)近年來汽車眾籌模式悄然興起。據互聯網金融研究機構零壹研究院統計,截至2016年8月底,中國運營中的汽車眾籌平臺達到56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王曉潔)近年來汽車眾籌模式悄然興起。據互聯網金融研究機構零壹研究院統計,截至2016年8月底,中國運營中的汽車眾籌平臺達到56家,行業累計眾籌金額達到51.5億元。但目前已有平臺跑路,非法集資風險不容忽視。
簡單來說,汽車眾籌的模式就是“合伙購買并出售二手車牟利”。一般平臺的操作模式如下——眾籌平臺先募集網民資金,即為“眾籌”,此后用這些資金購買二手車并隨后出售,獲得的差價扣除手續費之后按照投資人出資比例分成,汽車眾籌平臺收取管理費。
汽車眾籌平臺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據零壹研究院統計,56家平臺中,山東省占到57.1%的比重,其余集中在蘇浙地區。7月和8月,每個月新上線平臺均在10家以上,月度眾籌金額分別超過9億元和11億元,與二手車交易淡季呈現出明顯的反差。
目前汽車眾籌行業集中度較高,項目和資金主要集中在上線時間較早的大平臺上。數據顯示,2016年8月,規模靠前的15家平臺眾籌總額達到10億元,占行業整體的86.7%;項目總量1942個,占行業整體的72%。
零壹研究院預計,9月開始,二手車交易市場將進入旺季,預計年底汽車眾籌規模將攀升至120億元以上。但與此同時,平臺跑路和關停的事件接連發生,風險尤其值得關注。
今年8月3日,運營僅9天的“金福在線”卷款跑路,涉及金額500萬元左右,約有100名投資人資金受損,這是汽車眾籌首例惡性跑路事件。
零壹研究院分析師徐鍛表示,相對于P2P(網絡個人借貸)產品,汽車眾籌因其低風險、高收益的特征吸引越來越多投資者的參與,但是行業尚處于監管真空地帶,平臺實力參差不齊,參與人員魚龍混雜,投資者應保持謹慎。
業內人士指出,汽車眾籌平臺的本質為債權投資,和P2P類似,但是卻不受P2P相關規范的監管,且多家汽車眾籌平臺由P2P業務轉型而來,風險不容忽視。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