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相——李斯
摘要: 秦丞相李斯,戰國時上蔡人。初為上蔡郡小吏,后入秦輔助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稱為“千古一相”。 李斯的故居有兩處:一是故
秦丞相李斯,戰國時上蔡人。初為上蔡郡小吏,后入秦輔助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稱為“千古一相”。
李斯的故居有兩處:一是故城東門里東西大道路北,在今上蔡一中一帶,面積約5000平方米。二是上蔡縣城西南5公里處的李斯樓。李斯出身平民,雖然當上了楚國管倉庫的小吏,得空時仍在自己院中種些蔬菜。參加勞動。其故居處至今尚有一口李斯澆菜的水井,后人尊稱為“李斯井”。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李斯被斬 于咸陽,趙高帶人來上蔡抄了李斯的家,在整個李斯的故居處進行了殘酷的“挖地三尺”,最深處竟達丈余。久而久之,這里就成了一片蘆葦叢生的坑塘。后人為紀念李斯,稱此處為“李斯坑”。
李斯故居的東門外是一片水草叢生沼澤,樹林茂密,荒草沒人,成群的肥兔在那里出沒,李斯公事之余,經常與其子到那里打獵。李斯直至被殺之前仍念念不忘此地。在去刑場的路上,李斯含著熱淚對他的兒子感嘆說:“我再想和你出上蔡東門牽黃犬逐狡兔還能得到嗎?”
李斯樓,是李斯的鄉下故居,李斯被害后,其幼子在親朋的掩護下得以幸免,藏匿在李斯樓。直到現在,李斯樓村的居民都姓李,自說是李斯的后代。他們自秦至今,留下一個習俗:即在清明節掃墓時不在墳頂上放置祭物(即圓形土塊)。理由是李斯被殺沒頭。這是讓李斯樓的人們永遠記著李斯被趙高殺害的冤案。
李期墓在蔡國故城的西南部,位于李斯樓東南角,是一個高大的土冢。墓的四周砌有石階,墓前樹有墓碑,上刻“秦丞相李斯之墓”。墓的四周松柏掩映,花木叢生,墓西不遠處有李斯跑馬崗和李斯飲馬澗。據傳,李斯青年時期經常在此處縱馬馳騁,馬渴了就在此澗溝中飲馬,后人便稱此處為跑馬崗和飲馬澗。整個墓區崗嶺高聳,澗水澄清,云浮碧野,鳥語花香,是一處風景優美的游覽勝地。唐朝詩人胡曾專為李斯墓題了詩,其詩曰:“上蔡東門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歸?功成不解謀身退,直待咸陽血染衣。”宋朝大詩人劉敞也為李斯墓題了詩。詩為:“二事三公何足論,憶牽黃犬出東門。天人忌滿由來事,枉持沙丘有舊恩。”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