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有趣的小故事讓你了解真正的意大利
摘要: ▲01 意大利的南方人 里奧出生在意大利的南部,他有著南方人的所有特點,個子不高,皮膚黝黑,深棕色的眼眸中總是閃爍著無所顧忌的快樂.里奧也常以自己是南方人而驕傲.
▲01
意大利的南方人
里奧出生在意大利的南部,他有著南方人的所有特點,個子不高,皮膚黝黑,深棕色的眼眸中總是閃爍著無所顧忌的快樂.里奧也常以自己是南方人而驕傲.在他看來,那些身材高大,皮膚略顯金色,眼睛湛藍清澈的北方人并不是真正的意大利人.因為,意大利的人的熱情,狂野在這些北方人身上都被收斂不少.而真正的意大利人應該熱衷于喝酒,聚餐,歌舞與戀愛.
半個月前,里奧剛剛和認識兩年的女友分手,而現在,他早已忘記了被女友拋棄時曾經還痛不欲生過.這天一早,他換上新的T恤,牽著一個名叫艾米的漂亮女孩的手,熱情洋溢地投入到新的愛情當中.他像每一個意大利南方人那樣對自己說"沒有愛情,生活不可想象".
兩個人走到艾米就職的公司前分別,現在是早上上班時間,里奧卻像度假一般情意綿綿地將艾米送到公司,然后再情意綿綿地相互吻別。而趕到自己的公司時,老板早已一副努不可竭的樣子“里奧,這是你本月第五次遲到了!”
里奧聳聳肩,抱歉地說:“又遇到堵車,馬路好像一個停車場。”老板撇了撇嘴,無可奈何地走了開去。他知道,堵車時意大利人常常用來解釋遲到原因的借口,原因人人不同,理由卻永遠只有一個。
不久,里奧迎娶了剛剛認識幾個月的艾米。里奧在街心廣場中邀請了兩、三百人,擺了足足兩天兩夜的婚宴。令人不禁想起了電影《教父》中令人驚羨的婚禮慶典,好像過節一樣。
這就是意大利南方人的真實性格。他們能說會道,常常洋洋自得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表面上嘻嘻哈哈,不拘小節,勇于墜入情網。同時,他們也有深沉和細膩的一面,重視與家族之間的感情,如果兩個年輕人想喜結良緣,沒有雙方家族之間的充分交流和默契,是得不到向前發展的契機的。
而相比之下,北方的意大利人追求上進,野心勃勃,工作勤奮,努力向上。他們不像南方人那樣盡情玩樂,沒有節制。北方人待人有分寸,比較城市化,但在南方的意大利人看來,這些北方人則生活地索然無味,缺乏意大利人的真正性格。
▲02
喜愛黑色的意大利人
今天是安東尼奧和妻子利維亞的結婚周年紀念日。早在一個月前,安東尼奧就定好了兩張音樂會的門票。
如果這樣的甜蜜約會放在中國,大多脫不了這樣的模式:先是兩人相約在某地會面,然后選一家心儀的餐廳共進晚餐,之后,等到音樂會開場的時間快要臨近時,匆匆跳上一輛出租車或私家車,向目的地飛奔而去。
然而,在意大利,人們對待宴會或者音樂會則顯得隆重得多。為了這場音樂會,安東尼奧特地提早從公司出來,回到家,他先解開領帶,脫掉工作時衣冠楚楚的灰色西裝,換上了一套黑色西服。
這種黑色服裝,流行于上世紀80年代后期,意大利人認為黑色代表著高貴、古典的氣質。黑色服裝也成了人們參加宴會、音樂會的必備服裝。
在意大利,平時人們穿著普通,有些甚至非常隨意。人們穿衣不受性別、年齡的限制。
老年男士也經常會穿一件紅色上衣和碎花襯衫;男士常穿各種襯衫、T恤衫、便裝夾克、牛仔褲及各種長褲;婦女則常穿繡花襯衣、棉麻絲綢上衣或針織上衣、連衣裙、短裙等服裝。
在意大利,穿流行服裝的人不多,因為流行服裝的時間性很強,只有那些追趕時髦的青年男女才喜歡穿流行服裝。
▲03
“好媽媽”
盧卡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了.但是在母親面前,他感到他仍然是個孩子.每天他都會大電話和母親閑聊幾句.周末的時候,更是帶著全家到母親家聚餐聊天.
在意大利,一方面大男子主義盛行,男人們不會屈尊俯就去做傳統女性該做的家務事,在感情上也灑脫不羈.而婦女們常常為情所困,婚前婚后都被要求安守本分.另一方面,能干的意大利家庭婦女實際上可以隨心所欲地支配所有家事.
意大利人懂得欣賞女人,他們從不掩飾這一點.女性是男人們關注的焦點,這讓他們擁有良好的自我感覺.即使是最悲觀的女權主義者,也不會對意大利女性的處境提出任何異議.
家庭是意大利人真正的生活軸心.在家中,意大利人沒有壓力,不用裝腔作勢,也不擔心暴露自己的缺點.他們重視家庭,對母親和孩子充滿關懷和愛.意大利男人的壽命比其他歐洲人要長,這要歸功于母親們的悉心照顧.意大利人即使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和父母保持密切的關系.
“好媽媽”是意大利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感嘆詞.這種對母親的依戀是歐洲其他國家中少見的現象.對待孩子,意大利人是嬌寵溺愛,百依百順.難怪一位西方記者感慨說“下輩子我一定要做意大利人的孩子”。
▲04
賈斯汀的家宴
周末,賈斯汀的妻子莎莉很早便在廚房忙乎開來。今天中午,他們的老朋友拉里一家將要來做客。和傳統的意大利家宴一樣,莎莉今天為客人準備了三道菜。第一道是意大利面以及各種各樣的面包。
有的時候,莎莉也會制作一些比薩餅作為家宴的頭道菜??墒牵裉焖览锏钠拮訂贪材确浅O矚g自己烹制的海鮮味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的主要原料,是杜蘭小麥,它是最硬質的小麥品種,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質、高筋度等特點。其制成的意大利面通體呈黃色,耐煮、口感好,不容易煮爛。
所以,正宗的原料是意大利面具有上好口感的重要條件。除此以外,拌意大利面的醬也是比較重要的。一般情況下,意大利面醬分為紅醬(Tomato Sauce)、青醬(Pesto Sauce)、白醬(Cream Sauce)和黑醬(Squid-Ink Sauce)。
紅醬是以番茄為主制成的醬汁;青醬以羅勒、松子粒、橄欖油等制成的醬汁,其口味較為特殊與濃郁;白醬是以無鹽奶油為主制成的醬汁,主要用于焗面、千層面及海鮮類的意大利面;黑醬是以墨魚汁為主制成的醬汁,其主要佐以墨魚等海鮮意大利面。
莎莉準備的第二道菜是煎魚,意大利菜肴講究原汁原味。意大利人做魚、做雞大多不放什么作料,只在鍋里煎煎,或在鍋里烤制,然后擠點檸檬汁,或撒點胡椒面即可上桌了。至于第三道和第四道,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莎莉為客人準備了沙拉、咖啡和甜點。
時間很快到了11點半,離與拉里約定的時間晚了近20分鐘,但賈斯汀一家并不在意。在意大利,人們的時間觀念往往不強,特別是到朋友家做客,客人為了給主人留出寬裕的準備時間,更是不會按時到達。
快到12點的時候,拉里的車停在了賈斯汀家門口。他們手捧鮮花,拿著包裝精美的禮物興致盎然地摁響了門鈴。
寒暄過后,家宴開席了,主人安排好了座位,通常是一男一女分開坐,在意大利人家吃飯,傳統的方式是,席間由女主人給每位客人上菜,客人如喜歡哪個菜,可以再向女主人要,主人會非常高興。
現在這個習俗也在變,客人可以自己取,但不要站起來取菜,夠不著時可請主人或其他客人把盤子遞過來;現在也有讓菜盤按順序轉,轉到誰面前誰取。男士在這種情況下會向自己身邊的女士獻殷勤,先征求女士意見再給女士夾菜。
賈斯汀和拉里兩家人在飯桌上侃侃而談。談話是意大利人的興趣所在,特別是在吃飯時間,席間更是無話不談。與意大利人談話,不要問對方屬于什么黨派、投誰的票,對女士不要問多大年齡。
意大利人吃完飯后,還要坐在那里談很長時間;晚間在家里聚餐,往往要談到12點以后。主人當然要堅持到底,客人可以找個理由先走,但不宜過早走??腿伺R走時要向主人致謝,道晚安。
有的人第二天還要給主人打電話表示感謝。如果頭一天因為某種原因未給主人帶禮物(一般說帶瓶酒即可),第二天一定要給主人打個電話致謝。
▲05
意大利人的忌諱
在社交場合,意大利人有一些講究或忌諱。比如,給主人送花時不能送黃雛菊,因為這表示哀悼。相見或相送時,應避免四個人同時交叉握手,因為意大利人認為十字架形狀是不吉利的象征。
握手的時間不要過長,擺動的幅度不要太大,與女士握手還不能太緊。擁抱則是比較親近的朋友之間的禮節。男女擁抱,一般是女方采取主動,男方最好不要主動去擁抱女士。如果是很親近的朋友,則不在此列。
應邀去意大利人家做客,要先脫帽而后入室,進門后應將帽子放到帽架上。雨天走訪,雨具應放在室外,不可穿雨衣入室。夫妻同到人家做客,告別時應當由妻子先起身告辭。
不能將錢包放在桌子上,更不能將錢隨手放在桌子上,否則會被認為沒有教養。如果在飯桌上將酒瓶碰倒,應將倒出來的酒抹在耳朵根后,以示吉利。
如遇13日又是星期五,千萬不要請客,因為意大利人認為這個日子不吉利。另外,意大利有些地方和城市還有這樣的風俗,不能把雨傘撐開后放在房間或客廳里。也不能在床上穿深色衣服。
此外,因為歐洲曾有過重感流行而致死人命的先例,感冒在意大利人眼中也如洪水猛獸般恐怖。如果有人打噴嚏,旁邊的人馬上會說:“Salute(薩路 德)”!意思是祝你健康。
另外,當著別人打噴嚏或咳嗍,被認為是不禮貌和討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馬上對旁邊的人表示歉意。
▲06
意大利的皮鞋匠
2008 年,在中國某市的一個商場,一名穿圍兜的意大利鞋匠吸引了眾多市民。這位鞋匠是意大利頂級皮具品牌TOD’S的制鞋工匠,看他在一張張皮革上穿孔打釘展示制鞋的手工工藝,不少市民也忍不住上前一試。
同年春天,在上海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意大利制鞋工藝展上,來自意大利的鞋匠當場獻藝,現場制作一款名為“赫木”的女鞋,此鞋一共由200多個部件組成,耗時將近16個小時,讓觀眾親眼目睹了意大利鞋匠的精湛技藝。
在意大利,人們認為你可以穿不怎么樣的衣服配好的鞋子,但決不能穿好的衣服配不好的鞋子。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費爾馬諾省還是一片農牧業區,因為農業收入不高,人們漸漸放棄了養牛,在牛皮上做起了文章。
幾乎全部農民都改行成了鞋匠。經過100年來的發展,意大利國內從事鞋子制造業的鞋匠超過50萬人。每年平均生產4。8億萬雙鞋,其中90%出口到世界各國。
對意大利人來說,制造鞋子是門藝術。意大利鞋子的生產過程分工很細,鞋廠的精力大多集中在設計、生產和外銷。其他諸如皮料、鞋底、鞋跟、裝飾物(如鞋扣、鞋帶)等必需品,全交由不同的承包商生產。
在意大利,一雙好的鞋子需要經過50-60人的手才能完成。每1000克的皮料經過加工生產,最后只有450克能用來制造皮革品。如果你常穿意大利鞋,尤其是中高跟鞋,你會發現,意大利鞋以半碼一檔一檔地生產,這在中國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意大利擁有豐富的鞋文化傳統。1268年,威尼斯就組建了第一個制鞋聯合會“Confraternitadel Calegheri”。深厚而卓越的藝術傳統,使意大利的鞋特別富于設計感。款式、花樣,尤其是面料非常豐富。
誕生于威尼斯文化發源地的BRENTA的著名皮鞋設計師Martello先生特別設計的610件“迷你”鞋就是最好的說明。他的設計既有紀念名人的,又有未來、雕塑、幻想、另類、歷史等題材的。因此,將意大利眾多造鞋師稱之為藝術家一點也不為過。
▲07
面具下的狂歡節
大衛至今還記得,小時候,每年2月中旬到3月上旬的威尼斯狂歡節是自己最喜愛的節日。這天,他和哥哥姐姐一起,帶著各種華麗的面具,坐著小船,暢游在家門口四通八達的水道中。
而他的周圍,也滿是帶著面具的大人。意大利人認為:“一個人戴上面具,失去了身份,獲得了自由”,這也是很多人喜歡狂歡節的理由。
可是,二十多年過去,大衛突然發現,這些年的狂歡節,自己卻不得不帶著兒子遠走他鄉,寄居在米蘭的姐姐家里。因為,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在狂歡節的這段日子中,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涌入這座小城,使得不少威尼斯居民像大衛那樣不得不離城退避。
目前,威尼斯擁有六萬居民,每年卻要接待兩千萬游客。為此,威尼斯居民曾經想過向旅客收稅的方法,希望借此控制游客數量。但是,這個想法遭到當地旅游業界的強烈反對。
在這種情況下,受不了的居民干脆搬離威尼斯;而留下來的居民,必須忍受旅游業太興旺所帶來的各種生活不便。
其中包括街頭雜貨鋪消失、學校關閉、各種日常生活必需的商鋪和服務機構紛紛被比薩店和專門接待旅客的劣質餐館所取代。此外,威尼斯的物價也迅速上漲,一切東西變得很貴,連威尼斯人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運河上載客的交通汽艇,也變得擁擠不堪。
可是,這絲毫不影響旅客們對威尼斯狂歡節的狂熱。那段時間,大街小巷有數不清的面具店,并且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旅客收集時髦的斗篷,有的專買高頂硬帽,有的喜歡化妝舞會上兩邊插著大大彩色羽毛的面具。
“面具”可以簡單到直接畫在臉上,也可以經過復雜的程序,用紙漿、布料、瓷器、玻璃甚至塑料等等制成。這里做的面具個個手工精湛,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夸張、華麗、戲劇化,看得你眼花繚亂。幾乎每個到威尼斯的游客都要帶回個面具作為紀念。
威尼斯的面具,起源于公元11世紀歐洲最著名的威尼斯狂歡節,由于王孫貴族紛至沓來又不想暴露身份,因而戴面具和喬裝改扮就成了一直延續的傳統。有了面具和一身戲裝的遮扮,人們可以充分展示激情,肆無忌憚地狂歡。
(文章轉自:移民百科)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搜狐教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