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代購催生瘋狂套路
摘要: “代購”是啥?百度說:“通俗一點,就是找人幫忙購買需
![]() |
|
“代購”是啥?百度說:“通俗一點,就是找人幫忙購買需要的商品。”當代購成為一種職業時,華文媒體聚焦海外代購行業并驚嘆“瘋狂代購催生了瘋狂套路”。
常規套路:買進賣出
代購行業的興盛源于中國和海外商品的差價。最初,很多中國在海外留學生和華人利用業余時間買些奢侈品代購回國,賺些外快。這種代購方式現在看來太普通。
近些日子,代購風潮如火如荼。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今年暑假,芝加哥時尚奧特萊斯寇馳專賣店曾舉辦過代購專場特賣會,在購物中心傍晚6時打烊后,特別對代購大客戶推出一場2小時的特賣會,來自大芝加哥地區的華人代購,開場前一個多小時就在名品店外大排長龍。根據市場調查顧問公司貝恩研究顯示,約六成多的中國消費者,曾經使用過代購服務,而2015年中國代購市場總金額約在80億美元左右。華人代購小莉當晚搶了90多件以皮包為主的皮件。她表示,特賣會全場只看到一位白人,一位墨西哥裔,其余清一色是華人代購。除了奧特萊斯名牌店十分重視華人采購實力外,一般專賣店也時常借著私下舉辦員工折扣時,廣邀代購前往。
美國世界新聞網報道,英國公投脫歐后,英鎊匯價大跌至31年來新低,英鎊下跌也讓英國產品變得相對便宜,吸引掃貨一族,海外網上代購業務瞬間熾熱。英鎊兌人民幣的匯率驟降,也適逢英國夏季打折促銷季,英鎊下跌相當于商品獲得額外九折,令網上很多關于華人代購英國產品的信息大受關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博士生楊一帆日前表示,他一夜之間已接獲兩三位朋友的微信消息,要求代購英國手袋或奶粉。
瘋狂套路:公司經營
華人代購已經由以往的“單打獨斗”變為“集團出戰”,代購規模已經吸引華文媒體聚焦。
澳大利亞澳洲網報道,中國高端消費者喜歡的澳大利亞綠色與健康的麥片、維生素保健品及嬰兒配方奶粉,通過澳中間頻繁的“行李箱貿易”,每年可以幫助4萬名澳大利亞華人代購獲得最高可達100萬澳元的銷售額。而從中看到商機的澳籍華人,則替代了傳統的澳洲超市與藥房,紛紛開起了自己的商店,借此成為代購們的供貨渠道。數百家為代購提供商品的倉庫及禮品店遍布在悉尼各地。除了提供比本地超市與藥房價格更實惠的貨源外,這些店鋪還提供打包服務。年僅26歲的徐小姐當了幾年代購后,建立起了一個成熟的公司,雇傭15名員工并供應2000種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產品。
隨著代購產業化,代購的衍生產業也生意興隆。在美國華人生活和居住的洛杉磯,以移民為中心的快遞公司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圣蓋博市現有的所有15家向中國運送貨物的公司,都是在2011年以后成立;僅在2015年,南艾爾蒙地市就開辦了4家華人海運公司。此外,在周邊的亞裔社區內還散布著幾十家此類公司。這些快遞公司中最大的一家兩年內就擴展到70個營運點和6家倉庫,而一個倉庫每天能發送3000多件包裹。該公司負責人認定代購行業將繼續擴張。
華媒提示:風險難料
“代購”的拼音已作為新的英文詞匯,進入了歐美媒體的話語體系。這種由中國人首創的商業模式不僅拉動了西方的零售業銷售額,也給許多生活在海外的華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但海外華文媒體在聚焦華人代購后,也友善地提示:“代購有風險”。
法國《歐洲時報》報道,隨著海外商家的限制、假貨和運輸的問題、中國海關政策的調整,給海外代購帶來“淘汰”和“轉型”陣痛。根據中國關稅調整方案,進口服裝、鞋靴、廚房用品、護膚品、醫療用品、堅果、嬰幼兒奶粉等日用品關稅下調,這讓代購“散戶”受到沖擊。此外,凡是未按照規定辦理報關手續的跨境電商交易和代購行為,都會涉嫌走私。這樣規定,直接讓代購進入了一個灰色地帶。
隨著國際間跨境電商的興起,對海外個人代購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日本《中文導報》報道,隨著日元貶值,激發了不少中國人購買日本商品的熱情,在日中國留學生、家庭主婦紛紛加入了代購大軍“人人做代購”;2016年以來,日本各大生產商、銷售商看到商機紛紛建立直銷中國的網絡平臺,華人代購的生意每況愈下。日本企業也發現了巨大商機,紛紛建立面向中國市場的網絡平臺,并吸引了越來越多消費者。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借助跨境B2C(商對客,即企業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海淘模式,2015年中國消費者從日本海淘消費的總金額約為7956億日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1.2%。華人準備大規模投入代購產業需要三思。
本報記者 王丕屹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