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重組整合提速 專家批駁“強強聯合壟斷”論
摘要: 應該要有全球化視野以及長遠的眼光 今年以來,央企重組整合大戲不斷上演,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央企數量已由196家降至104家。不僅如此,據國資委透露,年內仍有幾組央企
應該要有全球化視野以及長遠的眼光
今年以來,央企重組整合大戲不斷上演,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央企數量已由196家降至104家。不僅如此,據國資委透露,年內仍有幾組央企重組的案例正在醞釀中,預計央企總數在今年年底前有望減至100家以內。
“央企間重組整合有利于國有資本進行積極布局。”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是可以為未來打造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奠定良好基礎;二是可以加快國有資本向關鍵領域、重點產業與項目集中;三是可以借助交叉持股的方式加快推進改革,進而強化國有企業間的資本紐帶關系,同時優化國有企業的內部治理與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種觀點認為,在目前已經實施重組整合的案例中,因不少重組企業如南北車、中遠、中海等央企,不僅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而且體量巨大、涉及面廣,因而這類企業在重組整合過程中會造成新的壟斷問題。
對此,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關于央企重組整合會造成壟斷的說法其實并不準確。具體來看,雖然有的央企通過“強強聯合”的方式進行了整合,但重組后的企業在市場規模上仍有其他可以競爭的對手,如寶鋼武鋼重組案例。雖然這兩家企業在整合后會在體量上有所增加,但市場中仍有其他對手可以與其競爭;另一方面,雖然有的企業重組后在國內市場中的競爭對手較少,但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對手仍有很多。因此,在看待這類重組案例時,應該要有全球化視野以及長遠的眼光。
劉興國也表示認同。他認為,過去在開放程度不高的情況下,央企主要是與國內企業競爭,市場也基本上都是國內市場,因而判斷壟斷與否的標準只是國內市場;但現階段,我國企業國際化程度已顯著提高,許多中國企業已走出國門,且大量跨國公司也進入到中國市場,所以在這一階段,判斷央企是否造成壟斷,需要放在更廣闊的國際市場上來衡量。比如中車集團,在國內市場來看,這似乎是一個完全壟斷的企業,但若放在國際市場中來看,它只不過是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中的一員。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