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曝光保險電信詐騙三大伎倆
摘要: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電信詐騙盯上保險業。由于北京、廣東、湖北等地相繼發生不法分子冒充險企理賠人員實施電信詐騙的案件,昨日保監會緊急披露,借助保險之名、行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電信詐騙盯上保險業。由于北京、廣東、湖北等地相繼發生不法分子冒充險企理賠人員實施電信詐騙的案件,昨日保監會緊急披露,借助保險之名、行電信詐騙之實的三大伎倆,并提醒消費者遇到詐騙要第一時間與投保保險公司核實,保護好個人銀行卡信息。
近日,上海一名中年男子發生車輛碰撞事故,向保險公司報案后進入理賠程序。之后一個自稱是“保險公司”的人打來電話,稱可以得到2000元的補償,但需先繳納2000元押金,到時再將4000元全額返還。但當車主將押金打過去后,發現其實對方并不是保險公司員工。和上述車主有相似經歷的不在少數。保監會表示,以保險為名實施電信詐騙操作手法多樣,主要有三種常見手法,其中上述車主遇到的便是一種典型手法,即冒充保險公司人員以補充保險理賠資料為名,或以快捷支付保險理賠款為名,讓保險消費者信以為真,更有甚者誘騙保險消費者按照短信或電話指引去銀行ATM機操作,轉走其賬戶資金。
保險業內人士表示,保險公司正常理賠無需進行銀行ATM機操作,支付理賠款只需要銀行賬號(卡號)、戶名和開戶行等收款信息,不需要銀行賬戶密碼、信用卡背面的驗證碼以及微信、支付寶支付密碼等支付驗證信息。
除了車險被電信詐騙盯上外,還有冒充保險公司人員,謊稱發現有人正利用保險消費者身份信息在外地辦理了社保卡,購買了違禁藥品,觸犯了國家法律法規,而后,假意幫助保險消費者,冒充公安機關誘騙保險消費者將資金轉移至所謂的“公安機關賬戶”保存。此時,需要消費者注意,社保卡實為主要用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集成電路卡,與商業保險根本無關。保監會提醒,正常情況下,保險公司舉辦客戶回饋活動不會要求客戶支付郵費。如消費者接到自稱保險公司人員提出支付郵費的要求,或以保險為名實施的電信詐騙侵害,要盡快通知開戶銀行和保險公司,并致電110向公安機關報案。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