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節持續推動華語電影走出去 首站亮相威尼斯
摘要:“威尼斯日”官方代表Giorgio Gosetti致歡迎詞 繼2015年,上海國際電影節與東京國際電影節首度合作“新人直通車”,共同推介亞洲新人之后,2016年的
“威尼斯日”官方代表Giorgio Gosetti致歡迎詞
繼2015年,上海國際電影節與東京國際電影節首度合作“新人直通車”,共同推介亞洲新人之后,2016年的“直通車”繼續升級。近日,一系列新作展映、項目推介及市場對接等活動亮相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同時,上影節也公布下半年在多倫多電影節、愛沙尼亞電影節、孟買電影節等的推廣計劃,更大程度地向國際電影界推薦華語電影人,尤其是年輕的電影人制作優秀影片。
從9月1日起,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國際直通車”系列活動亮相水城威尼斯,引起了全球參節人士的廣泛關注。“直通車”不僅在“威尼斯日”單元推薦放映了《唐人街探案》《提著心,吊著膽》兩部華語新作,還滿載著《我心雀躍》《走出塵埃》《歡·愛》《冰河追兇》四部作品在威尼斯電影節進行市場展映,更攜《夏天只是一天》《底片》《云端之上》(原名《安拉的禮物》)《好友》《長樂街少年》等五個創投項目及其代表在“威尼斯日”舉行公開陳述,與眾多國際買家進行一對一洽談,以促進中國電影創投項目的國際融資和海外發行。
本次“直通車”活動推薦的所有影片均為2016年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及展映單元的優秀華語新作。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發展,引起了各國電影界的密切關注。“國際直通車”計劃以上影節的國際影響力和專業性,立足優秀作品,向世界呈現華語電影作品的豐富性和多元性,進一步向世界推廣中國電影的新人和新作,為全球電影人提供了了解華語電影創作生態的內部視角。
創立十余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亞洲新人獎”始終致力于發現、推出亞洲電影新人,激發亞洲電影創作活力。在此基礎上創設的“國際直通車”計劃,始于2015年上海國際電影節與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合作,電影《少年巴比倫》在“亞洲新人獎”脫穎而出之后,在上影節的推薦下順利入圍東京電影節的“亞洲之窗”單元,開辟了互推新人、互推新作的交流模式。
今年,除了與更多國際電影節建立合作關系,推薦更多更豐富的華語作品,“國際直通車”計劃還首度加入了創投項目的推介,促使一批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的優秀項目走向國際。對于已經完成的項目,初次亮相國際電影市場,對推動其國際預售、進入全球視野范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對于正在融資的項目,則能通過扶持,探索在中外合拍及融資方向的可能性。這個全新舉措,既是創投單元向合拍片延伸的嘗試,也是完善項目孵化的新機制。
9月3日的陳述活動現場,“威尼斯日”官方代表Giorgio Gosetti特地到場為“直通車“致祝辭。攜新作《再見瓦城》入圍“威尼斯日”單元的華語導演,也是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單元的評委趙德胤也到現場為華語創投項目助陣。來自德國、意大利、法國、秘魯等歐洲重要制作、發行公司及電影機構的代表,更是自始自終參與了陳述活動,表現出對中國電影項目的強烈興趣。9月3、4日,項目及影片的洽談達到了30余場。各家電影公司都對“國際直通車”的華語項目十分看好,并表達了合作意向。參與項目《底片》的制片人朱丹更是表示:“非常喜歡今年的‘國際直通車’這個平臺,可以讓自己的項目與更多的國際專業電影團隊結實,并促成合作。同時活動在國際電影節這樣的大氛圍里,也能更好的領略全球電影人的風采,感覺身邊就是全球電影的脈搏,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
昨晚結束的威尼斯站上影節“國際直通車”活動,從項目到影片、影人,向全球影人全方位推薦了中國電影,但這只是今年下半年一系列“走出去”動作的序曲,年內,上海國際電影節還將在多倫多電影節、愛沙尼亞電影節、孟買電影節繼續展開該計劃,將“國際直通車”打造成為連接更多電影中心城市,呈現中國電影新貌的世界直通平臺。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網易娛樂)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