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櫛風沐雨謀發展 砥礪前行賦華章
摘要:編者按:剛剛過去的五年,是西平縣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這五年,見證了西平綜合實力的大跨越:全縣生產總值由103.1億元增加到187.9億元,凈增84.8億元,年均增長9.8%;
編者按:
剛剛過去的五年,是西平縣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
這五年,見證了西平綜合實力的大跨越:全縣生產總值由103.1億元增加到187.9億元,凈增84.8億元,年均增長9.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由2.4億元增加到6.94億元,是“十一五”末的2.9倍,年均增長23.5%。
這五年,見證了西平項目建設的大發展:累計引進各類資金60多億元,新建大型工業項目190個,光電產業園、 智尚工園等一批產業園和工業項目相繼在建或竣工投產。金鳳牧業、新益面粉、衛平門業、華業陶瓷實現股市掛牌。
這五年,見證了西平城鄉面貌、西平形象的大提升:城鄉建設累計投入470.5億元。城區面貌顯著改變,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綜合評比全市第一。全縣林地面積達30.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9.3%。順利通過省級文明城、園林城復查驗收。
這五年,見證了西平民生福祉的大改善:民生工程累計投入超過92億元。五年累計新增城鎮就業4.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6萬人,實現了4.5萬人脫貧。解決了農村安全飲水22.2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1%和12.8%。
這份靚麗的“成績單”,源自于西平縣委、縣政府對 “團結奮進,再創輝煌”、全力打造“四個西平”總目標不懈追求;源自于志存高遠、奮發有為、克難奮進的精氣神;源自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正確引領;源自于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務實重干、勇于負責和敢于擔當。
市委書記余學友(中)等市領導在西平縣委書記聶曉光(左二)等陪同下,深入西平縣進
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星(前排左二)等市領導在西平縣委書記聶曉光(前排左三),西平縣委副書記、縣長申保衛(右一)的陪同下,調研西平特色商業區建設。
攻堅克難 縣域經濟穩中快進
走進西平縣嫘祖大道東段路南的嫘祖服裝新城·智尚工園項目施工現場,你會看到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車輛穿梭、吊車林立、機聲隆隆,一棟棟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
該項目從今年3月22日奠基開工到現在,短短幾個月里,就有17棟廠房拔地而起。
嫘祖服裝新城所代表的服裝產業發展的西平速度,正是近年來西平縣攻堅克難,實現經濟穩中快進發展的縮影。
西平曾是駐馬店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但由于種種原因,經濟發展滯緩。
面對壓力和挑戰,西平縣的決策者理思路,謀發展,繪藍圖: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四化”同步、統籌協調發展,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深化改革開放、厚植發展優勢,統籌推進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建設,全力打造“四個西平”。
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為使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取得實效,該縣在反復考量的基礎上,拿出了精準實用的“頂層設計”,一項項具體舉措隨即實施——
培育主導產業,重點打造服裝、機械制造、光電等主導產業,在區內規劃建設4個產業園,分別是占地393畝的嫘祖服裝新城智尚工園、400畝的國際畜牧機械產業園和400畝的河南畜牧機械產業園、200畝的光電產業園,力爭通過3年努力,打造一個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的產業集群;
采取駐地招商、以商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在廣東深圳、福建泉州、江蘇昆山等地設立招商辦事處,依托當地老鄉和各類商會、協會,突出產業招商、精準招商、全民招商、以情招商;
在全縣后備干部中挑選25人,脫離原工作崗位,經培訓后充實到招商引資一線,在珠三角、長三角、閩東南等地圍繞主導產業常年駐外招商;
由縣主要領導帶領縣四個班子成員及部分鄉鎮(街道)、局委負責人,組成招商小分隊,瞄準國內外500強企業和央企、行業內龍頭企業,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對接,并邀請其實地考察,爭取促成合作;
由縣主要領導牽頭,定期召開項目建設推進會,堅持分類推動原則,續建項目抓投產、簽約項目抓開工、洽談項目抓落地、儲備項目抓招商,構建起投產一批、開工一批、簽約一批、洽談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梯次發展格局。
筑巢引鳳果盈枝。五年來,該縣累計引進各類資金60多億元,新建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190個。光電產業園、智尚工園、朗瑪數控等一批產業園和工業項目相繼在建或竣工投產。金鳳牧業、新益面粉、衛平門業、華業陶瓷實現股市掛牌。集聚區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入駐規模以上企業135家,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50.9億元,是2010年的2.5倍,成功晉升為全省一星級產業集聚區。
統籌兼顧 城鄉面貌展現新顏
寬敞的柏油路、景色怡人的游園、拔地而起的樓房、干凈整潔的新型村莊……如今,漫步在西平縣的大街小巷或農村鄉鎮,你會發現這坐城市正在發生著不尋常的變化。
近年來,西平縣統籌城鄉發展,大力加強城鎮建設,不斷提升人居環境,日新月異的城鎮建設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城市建設中,該縣投資10億多元改造升級城區道路,解放路、建設路、西平大道、柏城大道等主干道路平坦寬闊,柏國大道猶如蜿蜒騰飛的巨龍,南環路、柏苑大道橫亙城區南北,東環路、107國道城區段、西漯快速通道等道路采取PPP模式已經啟動,形成了城周環形圍繞、城內互聯互通、城外四通八達的路網體系。
實施“五化工程”,建成了洪河公園、仙女河公園等游園,完善夜間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公廁等公共設施,升級改造城區路燈6000多盞,開通了城區公交,縣城生活環境更加宜居舒心。投資16.1億元的“兩河”治理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西平生態園扎實推進,嫘祖文化苑加快建設,開啟了西平城市建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篇章。深入開展“四城聯創”,推進精細化管理,保持了省級園林城、衛生城、文明城稱號,城市品位明顯提升。
新城區建設步伐加快,國際商貿城一期建成使用,建業城市綜合體、花馬劉社區等項目扎實推進,城區框架進一步拉大,縣城建成區面積30平方公里,城鎮人口近30萬。環城鄉撤鄉設柏苑辦事處,呂店鄉撤鄉設嫘祖鎮。
在加快城市建設的同時,該縣統籌兼顧,一場規模宏大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在嫘祖故里轟轟烈烈地拉開帷幕。
該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聶曉光任指揮長、縣長申保衛任副指揮長的百日會戰指揮部,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把集中整治任務分解到各鄉鎮,實施一把手工程,列入目標考核。
從年初開始,由縣委書記、縣長帶隊,每周對各鄉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為重點的“四項重點工作”進行一次觀摩點評。
該縣摒棄“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舊思維,創新“有多少事找多少錢”的新理念,財政支持,社會發力,助推“四項重點工作”順利開展。縣財政列支5000萬元專項資金引導、撬動,鄉鎮財政加大投入,精心打造達標村和示范村,建立政府扶持、項目支持、群眾籌集、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同時,發揮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作用,鼓勵群眾捐資捐物、投工投勞;鼓勵企業和在外創業成功人士投資改善家鄉人居環境。
全黨動員,全民參與,西平縣形成了政府全力支持、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形勢。 在全市組織的兩次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觀摩評比中,西平縣均名列第一。
穩糧增收 現代農業提檔升級
初秋的西平大地,處處涌動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氣息:田野里,蔬菜大棚整齊林立,大棚內蔬果飄香;示范田里,農業項目如火如荼、一派繁忙景象;集聚區里,龍頭企業競相崛起,引領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作為產糧大縣,近幾年來,西平縣站位全局、甘于奉獻、勇于擔當,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著力推進適度規模經營,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著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在打造現代農業的縣域經濟板塊上,加快從“傳統農業大縣”向“現代農業強縣”跨越。
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總產達94.5萬噸,實現“十二”連增。高標準糧田建設有序推進,投資2.1億元,建設高標準糧田17.2萬畝。水利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投資3611萬元的小農水重點縣項目、投資4610萬元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已全部完成。林業生產扎實推進,成功創建了全國綠化模范縣。畜牧業快速發展,新建、改建規模養殖場53家,畜禽規?;B殖水平持續提高。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全縣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838家、家庭農場255家,流轉土地44萬畝,農業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完成了11個村的整村推進任務,實現了6020人脫貧。
共建共享 民生事業惠澤百姓
“這個文化廣場建得好,我們又多了一個活動場所,可以在新廣場上耍得更美了。”近日,在西平縣權寨鎮劉莊村,愛好跳舞的老人王美蘭喜悅地說。
好事順著民心辦,實事圍著發展干。在西平縣,讓老百姓高興的事遠不止這些。今年以來,該縣把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辦民生實事,讓越來越多的百姓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該縣五年來累計投入92億多元,著力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累計新增城鎮就業4.1萬多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6萬多人。實施校舍安全、薄弱學校改造工程,改善了全縣辦學條件;城區四中、五中建成使用,六中、八中正在建設,解決了縣城學校“大班額”問題??h人民醫院、中醫院、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新農合全面覆蓋,緩解了群眾“看病難”問題。堅持每年實施十大惠民工程,農村公路、電網改造、安全飲水、保障性住房等一批民心工程圓滿完成,五年來,改建新建農村公路
社會建設在創新發展中和諧穩定。建成一批鄉鎮文化大院、農家書屋,在全省率先開通智能廣播網。舉辦了“中國·西平中華母親頌”大型公益詩歌朗誦會,傳承和宣揚了嫘祖文化、孝道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涌現出了“中國好人”李到信、趙鐵錘、尹維雨、劉慧琴等一批模范人物。推進基層平安建設,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實現了技防全覆蓋;運用“接解結”工作法,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信訪形勢總體穩定,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穩居省市前列,被評為省、市平安建設、信訪穩定工作先進縣。
櫛風沐雨謀發展,砥礪前行賦華章。今日的西平,青春飛揚,一組組數據,如同一支支色彩飽滿的畫筆,在嫘祖故里這片廣袤大地上繪就了一幅幅幸福和諧的美好畫卷。明天的西平,正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以前所未有的精神風貌、空前高漲的創業激情、務實苦干的工作作風,奮力邁向新征程,創造新輝煌!
正在加速建設的智尚工園,領秀服飾等20多家企業已集體入駐。
西班牙金耐爾等5家外資企業入駐國際畜牧機械產業園。
機械裝備制造產業正成為一個年銷售收入超50億元的產業集群。
光電產業園已入駐企業12家。
城鄉統籌,美麗鄉村入畫來。
加大民生投入,共享發展成果。
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