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迎開學季 如何融入當地生活?
摘要:在美國,8月底到9月初一般是秋季開學時間,每年都有大量中國留學生赴美開始新的生活。初來乍到的學子抵達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肯定有諸多不適。那么,如何
在美國,8月底到9月初一般是秋季開學時間,每年都有大量中國留學生赴美開始新的生活。初來乍到的學子抵達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肯定有諸多不適。那么,如何才能順利“打入”當地人圈子呢?要想真正融入當地文化生活,學子們就要打破自己的“舒適范圍”。
第一步,要主動和當地人交流。來美國留學的學生最好主動與外國同學打交道。對住在宿舍的學生,可以友好地向他國室友打個招呼、介紹自己;也可以利用課上時間,主動與外國同學交流討論。
一名中國留學生說,2010年,年僅18歲的她只身來到國外,生活中的困難令她不得不向外國同學求助。在與他們交往的過程中,她感覺一切并沒當初想象得那么難。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傳媒專業教授約翰斯頓也認為,態度是決定中國留學生能否打破“扎堆”局面的關鍵。
第二步,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由于語言問題,很多中國留學生很少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有人因為性格內斂,很少說出自己的需求。
很多外國學生表示,中國學生不愿和他們交流自己的想法,“有時,我想和中國學生交朋友,但他們看起來并不愿與我多說。”
一名成功融入當地圈子的中國學生說:“外國朋友并不在意我的英文水平,能表達自己基本的想法就可以了。他們很聰明,可以理解你想說什么。”
第三步,讓自己的性格更開放。外國人朋友圈和中國學生朋友圈不是零和游戲中的對峙雙方,圈子可以共存,也可以多元化。很多時候,中國留學生會認為,在美國讀書時如果結交了外國朋友,中國朋友就無法再繼續交往。這完全是偏見。此外,一些留學生不愿和其他國家的學生交流,把原因歸結于外國人無趣、理解不了笑點等文化偏見上。這部分留學生是在未嘗試交流之前,就先有了偏見與門檻。
交朋友是多元化的,來到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應該變得更開放一些。讓自己嘗試不同的圈子,讓自己更加“外向”,很有助益。
最后,要更多地關注當地社會文化。關注美國本土文化成為中國留學生的必修課之一,一名來自北京的留學生在這方面有切身體會。“在很多中國留學生的印象中,想融入外國人的社交圈,就必須去參加各種聚會。”她說,聚會確實是交朋友的好地方,但并非融入外國社交圈的惟一途徑。美國大學的校園生活十分豐富,學校會組織電影節、啤酒節和各種藝術展覽。中國留學生要經常參與其中,和外國同學一起參加音樂節,去跳蚤市場。
這名北京姑娘最推薦的還是觀看美國當地的電視節目,“看電視不僅豐富了課余活動,提高了英語能力,還為和外國同學聊天增加了很多談資。除此之外,打工也是一個了解當地社會文化的重要方法。”(摘自美國僑報網)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