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號”9月中旬進入科學實驗階段
摘要:原標題:“墨子號”9月中旬進入科學實驗階段 本報訊(記者丁佳) 9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中
本報訊(記者丁佳) 9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中國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在完成前期基礎測試后,將于9月15日左右開展相關科學實驗,以完成事先預定的科學目標。
潘建偉說,目前衛星的測試情況表明,衛星的載荷、光學系統、地面設備等工作狀態良好,與新疆、河北、青海、云南、西藏等地面接收站都進行了對接,鏈路很好地建立起來了。“密鑰分發這方面我們有很好技術基礎,隨后幾天會進行星地量子糾纏對準,這部分難度會更大,但我們對此很有信心。”
潘建偉認為,量子衛星的成功發射,將證明量子糾纏確實能夠在千公里距離內存活,讓科學家有能力在宏觀尺度上檢驗量子力學的正確性,并可能有利于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一種通用的量子引力模型。
“在量子通信這個領域,中國是啟動比較早的拓荒者,再加上我們國家的體制優勢,使我們在這個領域很快走到了前面。”潘建偉說,“這讓我們感到很自豪,我們有信心能夠按照預定目標完成量子衛星的科學任務。”
近日,“墨子號”與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興隆地面觀測站成功建立了星地量子信道,被天文愛好者稱為“針尖對麥芒”般的對接。對于天地對準的難度,有科學家做了一個測算,認為量子衛星對準難度相當于從地球上看到木星上一輛汽車的牌照。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