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大利:留住古寨 記住鄉愁
摘要: 通訊員 范 杰 張 軍 王 珺在正陽縣傅寨鄉傅寨村有一座百年古寨村落,名叫保和寨。近年來,由于新農村建設村民外遷,老寨里只剩下幾戶孤寡老人,保和寨顯得荒蕪,老寨古跡
通訊員 范 杰 張 軍 王 珺
在正陽縣傅寨鄉傅寨村有一座百年古寨村落,名叫保和寨。
近年來,由于新農村建設村民外遷,老寨里只剩下幾戶孤寡老人,保和寨顯得荒蕪,老寨古跡毀壞也越來越嚴重。這些讓傅寨村村民賴大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決心保住古寨。
保和寨建于清道光年間(1821),距今已有190多年歷史。圍繞這座古寨,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當年寨里有家姓付的富人,老兩口年愈五旬,雖無兒無女,卻終日積德行善,周濟窮人。天長日久,老兩口的行善感動了天上送子娘娘,有一天,送子娘娘下凡裝扮一位討飯婆,上門討飯后,為這家掌柜的老伴兒送來一粒藥丸。掌柜的老伴兒喝下藥丸后,第二天一早就生下一個白胖娃娃,取名付燦云。付燦云長大成人后,和他爹娘一樣積德行善、扶危濟困、施舍銀糧、周濟窮人。后來,他又花重金為鄉親們筑起寨墻,修了寨門。付燦云積德行善、扶危濟困的事被地方官員上奏皇上,還曾被皇上賜予“雙千錘”金牌。從此,人們就把這個寨子叫保和寨。從古至今,保和寨付姓人家善行善舉以“積德窮不久,行善富更長”的村規祖訓而聞名遐邇。
這個古寨鄉愁的傳說,雖然不神奇曲折,但是拔動了后代人的心弦,構成古寨后人傳承村規祖訓、鄉賢人善、故土親情、農耕文化和精神依戀。在這里,鄉親們都說懶大利就是留住古寨鄉愁的農耕文化傳承者。
今年38歲的賴大利就是傅寨村農民,他的奶奶付純清就是付燦云的后人,從小就受到奶奶的“積德窮不久,行善富更長”家風祖訓教育,特別是奶奶經常給他講述百年古寨。傳說,當年付家宅院占地700多畝,四周是一道道寨墻和一條條寨溝,大寨套小寨、寨寨相扣,大門掩小門、門門相連,民間素有“七道海子,八道門”之稱,里里外外十余道寨,史稱“中原第一寨”。賴大利在2013年平整土地時在地上挖出刻有“保和寨”三個大字的石碑。如今,在傅寨村還能看出寨墻的大致輪廊,還能找到許多陶瓷殘片,仍可領略當年的恢宏氣勢,古老的水井、碾盤、石磨、土樓等似乎在訴說著古寨當年的歷史。
賴大利高中畢業后,不甘于過守著金寨卻受苦的日子,毅然和哥弟三人去南方打工掙錢,等掙到錢再回來開發百年古寨。這些年南下打工,見識了當地一些古村風景名勝及集旅游和休閑為一體的鄉村生態園,讓賴大利開闊了眼界,心里有了夢想,回家鄉維護百年古寨,在老寨的基礎上建古寨生態園,發展具有中原古寨風貌的觀光旅游和休閑娛樂的鄉村農家游,擦亮百年古寨這張名片。
說干就干,2012年初,賴大利回到家鄉,三兄弟商定,把兄弟幾家在古寨外圍的老宅子和土地集到一起開發,規劃建造了一個占地30畝的古寨生態園。
2013年,賴大利帶動兄弟幾個籌集投入380萬元,開發建造古寨生態園。他從鄉村民間和山區購進移栽了女貞、白果、銀杏、皂角、橡樹、香樟、蒲榆等80多棵樹。在園內栽了花木和青竹,建造了古屋群、徽派水鄉高腳樓,修建了垂釣亭臺,收集了石鼓、石磨、老紡車、織布機、古馬槽、土犁耙等民俗物件,力爭把生態園打造成集民俗文化和休閑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生態園。
2014年賴大利響應縣鄉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的號召,嚴格按照鄉政府規劃,以園區為依托,帶動村民利用古寨內荒蕪的700畝土地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在園區,賴大利分特色瓜果種植區、特色生態畜牧養殖區和休閑娛樂區,發展草莓、櫻桃、葡萄等采摘園;引導周邊農戶發展黑豬、三黃雞、七彩山雞等生態養殖業;帶動鄉村群眾發展古寨生態農家游,創辦一個以農耕為主題的民俗博物展覽館,不僅為村里的孤寡老人提供養老休閑健身娛樂場地,還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具有古寨風韻的鄉村假日休閑娛樂園。
據了解,傅寨鄉正在落實縣政協《關于在建設美麗鄉村中留住鄉愁保護古寨文化遺產的建議》提案,為賴大利積極協調和爭取開發鄉村旅游的項目資金,鄉政府規劃總投資8000萬元的打造百年古寨生態旅游觀光區已立項實施,第一期工程已完成,第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
賴大利高興地對筆者說:“第二期工程完成后,我打算盡最大可能復原保和寨的風景名勝,重現百年古寨的面貌,讓先輩留下的這些財富代代相傳,讓積德行善、濟困扶貧的傳統文化釋放正能量。”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