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切實落實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
摘要: 發揮職能作用 建立健全機制市民政局切實落實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本報訊 (記者 薛 娜 通訊員 王林昶)脫貧攻堅是“十三五”時期的“頭等大事&
發揮職能作用 建立健全機制
市民政局切實落實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
本報訊 (記者 薛 娜 通訊員 王林昶)脫貧攻堅是“十三五”時期的“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今年以來,市民政局要求各級民政部門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上,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把兜底保障脫貧攻堅作為民政系統的重要工作任務,凝神聚力、盡職盡責,切實落實脫貧攻堅各項保障工作。
堅持農村低保制度,實現制度性保底脫貧。發揮農村低保制度在脫貧攻堅中的兜底作用,對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人口實行政策性保障脫貧。加強標準銜接,逐年提高低保標準,盡快使低保標準趕上貧困線,使“低保標準線”和“扶貧線”兩線合一。按照規定認真核對、精準識別低保對象和扶貧對象,把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實現應保盡保;把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保家庭,推薦納入產業扶持等政策范圍,確保3.1萬農村對象實現脫貧。
實施醫療救助,防止因病返貧。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對患病且無能力支付醫療費用的農村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和其他特殊困難人員實行醫療救助,全面實施特殊病種門診救助,爭取加大資金投入,提高救助水平,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抓好臨時救助,防止因突發災禍返貧。加大臨時救助制度落實力度,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以及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實行臨時救助,特別是通過完善臨時救助機制、深化“救急難”綜合試點、實施“同舟工程”,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制度托底功能,防止災禍致貧、災禍返貧。
抓好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切實保障特困群體脫貧。對“三無”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l6周歲的未成年人實行救助供養。逐步提高救助供養標準,確保4.2萬農村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加強172所敬老院建設與管理,強化服務保障功能,不斷提高集中供養工作水平;加強分散供養工作,通過多種方式確保他們生活有人照顧、生病有人看護。
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切實保障孤殘群體脫貧。對孤兒、困境兒童、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實行社會福利保障。重點抓好制度建設和制度落實,通過完善兒童福利保障制度、健全殘疾人福利保障制度、做好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健全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全面建成縣級社會福利中心等政策措施,提高福利保障水平。
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助力脫貧攻堅。以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為契機,全面落實稅收優惠、金融支持政策,完善慈善工作激勵制度,積極參與省組織開展的“河南慈善獎”評選表彰活動,鼓勵更多的組織和個人投身慈善事業,籌集更多的慈善款物,促進慈善事業大發展,充分發揮慈善工作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健全機制,不斷完善困難群眾救助體系。健全民政行業兜底脫貧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制定責任清單,明確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人;健全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更加精準、可靠地認定低保對象;完善“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工作機制,構建“縱向貫通、橫向銜接、部門聯動、立體覆蓋”的社會救助格局;健全督促檢查和糾錯機制,杜絕“人情保”“關系保”;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機制,建立起消除困難群眾焦慮、引導合理預期、求助有門、受助及時、公開透明的社會救助體系,確保困難群眾如期脫貧。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