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識字后學拼音 小學語文教改回歸教育規律
摘要: 原標題:先識字后學拼音回歸教育規律今年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小朋友即將面臨小學語文教育一項改革,這項改革動作雖小,卻含義深遠。據媒體報道,今秋開學人教版語文教材有個
原標題:先識字后學拼音回歸教育規律
今年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小朋友即將面臨小學語文教育一項改革,這項改革動作雖小,卻含義深遠。據媒體報道,今秋開學人教版語文教材有個變化:一年級語文從先學拼音再認字變為先認字再學拼音,廣東等地將率先實踐此項改革。新版一年級教材目錄順序為“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識字二、課文”。
有小學語文教師接受采訪時介紹,原來的教學方式中,一年級要在入學第一個月學完拼音,而這并不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因為拼音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少,又是字母,學起來枯燥無味。一年級學生剛剛從“我不要去幼兒園”的大哭中“升級”,先學拼音會讓他們不想上學,也會導致家長焦慮。而先認字再學拼音,則會讓孩子們學起來相對輕松有趣,因為很多孩子本來已經認一些字了,而且一年級生字一般都可以具體對應到生活中的事物。學習一些字之后再學拼音,他們就容易認識到拼音的工具作用,通過拼音能念出自己不認識的字來,對拼音的興趣也更濃厚一些。
筆者認為,這項改革更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是一項細致踏實的改革。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規律,但實際做起來,一項改革是不是做到了遵循教育規律,值得深思的地方還有很多。因為,改革往往受現實情況制約,比如在農村生活的學齡兒童減少,就開始合并學校,但小學生搞住宿制就不大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比如,城市生活的小孩兒為了上一個名校,為了競爭過別人,只好去學習很多上小學前本無須學習的內容。
語文教材改革是經常性的,但是以往人們的視線往往集中在課文的變化上,并熱烈探討各種課文的意義以及語文應該承載哪些教育功能。但大多數的討論是讓功利化、負擔、公平、均衡、優質教育等成了關鍵詞,教育規律、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則經常被忽略。
先認字再學拼音的小小變化,將公眾的關注視線拉回到教育規律上來。而且,同一條新聞中還有另一個符合教育規律的改革,即要求一年級掌握的生字數量從400個降為300個。因為一年級孩子“手上肌肉還沒有發育好,寫字不利索,確實不應該要求他們寫太多字”。當然,人教版這一次小學生語文教材改革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教材開本變大為16開,銅版彩印,雖然書看起來漂亮了,但是增加了書包重量,而且銅版彩印對孩子視力好不好也有待厘清。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掌握生字數量降為300個——透過此次教材改革的細節,我們看到的是教育改革回歸教育規律的平和與理性。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光明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