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磨難
摘要:大家都知道《論語》是儒家經典,孔子開創的儒家學說在我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影響至深的存在,而《論語》又是記載孔子言行的書籍,因而它的地位是非常之高。大家不知道的是《論
大家都知道《論語》是儒家經典,孔子開創的儒家學說在我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影響至深的存在,而《論語》又是記載孔子言行的書籍,因而它的地位是非常之高。大家不知道的是《論語》也曾經歷過磨難,最初的也是最大的磨難是秦始皇給的——“焚書坑儒”。
現在提起“焚書坑儒”就會讓那些對讀書深惡痛絕的學生們不高興,因為他們在想秦始皇咋不把書燒完呢?言歸正傳,“焚書坑儒”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文化劫難,到現在為止還是一樁謎案,不過透過歷史的塵埃,我們可以探尋到一些蛛絲馬跡。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有一段非常出名的話:“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這是一個人給秦始皇的建議,這也就是“焚書坑儒”的由來,這個人是誰?這個人就是丞相李斯,咱們駐馬店上蔡人氏。文言文,還是斷章,要弄明白李斯的話需要稍做解釋。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并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民間醫藥卜筮種樹之書以及不屬于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毀;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
上面只提到了《詩經》和《尚書》,并沒有提及《論語》。但是要明白《論語》是儒家經典,盡管沒有提及,依然在黑名單之列,民眾不能收藏不能閱讀,幾乎要銷聲匿跡了。《論語》經過秦火和戰亂曾一度失傳,但到了漢代出現了若干個傳本,最著名的就是《故論語》、《齊論語》、《魯論語》,版本之間有一些差異。
當然,《論語》的磨難不止這一次,僅上個世紀它就連同孔子被打到了無數次,但它都熬了過來。
(新源)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