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與大師面對面之鉤花篇
摘要:□晚報記者 蘇莉 實習生 余崢 文/圖 小記者們跟著余老師一起學。 余老師向小記者介紹每件作品。 可愛的小猴子。 手把手教小記者。手里一根針、一根線,隨著手腕的
□晚報記者 蘇莉 實習生 余崢 文/圖
小記者們跟著余老師一起學。
余老師向小記者介紹每件作品。
可愛的小猴子。
手把手教小記者。
手里一根針、一根線,隨著手腕的上下舞動,普通的線就變成了漂亮的花朵、可愛的玩具、精致的服裝……8月5日下午,晚報精英小記者們來到市解放大道西段,跟隨河南省民間藝術協會會員余水云一起,學習手工編織,感受中國民族文化和智慧的沉淀。
走進余水云老師的手工編織工作室,精英小記者們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房間的架子上擺放著各種造型的裝飾品、卡通玩具,還有眾多各種顏色的毛線。在老師的解說下,小記者們得知,這些精美的作品,都是使用針線制作而成的。小記者們被漂亮的服裝所吸引,看著色彩鮮艷、做工精致的一件公主裙,大家愛不釋手。一件件作品,讓小記者們驚嘆不已,同時更提高了大家學習的興致。
余水云老師給每位小記者發放了針和線。纏線就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小記者們兩兩一組,一邊撐著線,一邊開始纏,小記者們分工配合,做起來有模有樣。
開始編織了,這些在家里很少拿起針線的小記者們,手里捏著針和線很是新奇。老師開始示范,只見針線在老師的手上不停的舞動著,很快,一根線變成了一個面兒,又很快變成了一個花朵的模樣,小記者們躍躍欲試。
然而,真是看著容易做起來難,小記者們拿著針線的手根本不聽使喚,很是別扭,一會兒工夫,大家的頭上都是汗。“拿捏的很,我什么時候能做成功?”一名小記者說。“手工編織,就是培養大家做事的專注力,來,我們一起努力!”余水云老師鼓勵大家說。
十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慢慢地,晚報小記者們找到了手工編織的技巧,拿著針線的手也不別扭了,他們手里的線也有了形狀。兩個小時后,大家已經深深愛上了這項手工工藝。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傳統的手工編織技術已經漸漸消失,逐漸被機器替代。”余水云老師說,讓小記者們傳承優秀的民俗文化,培養他們做事的專注力,編織一件物品,是一種生活的情趣,又拉近了人們之間的深情厚意,通過手工編織增加生活的幸福指數。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