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蟈蟈
摘要:□徐小防 每年的這個時候,是大豆成熟的季節。早些年,在農村生活過的市民,肯定對豆子地里的“油子”不陌生。“油子”是一種昆蟲,是咱們本地的叫法,
□徐小防
每年的這個時候,是大豆成熟的季節。早些年,在農村生活過的市民,肯定對豆子地里的“油子”不陌生。
“油子”是一種昆蟲,是咱們本地的叫法,它的學名叫蟈蟈。相信大多數80后以及更年長的市民,對蟈蟈都有一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8月18日,筆者采訪了70后市民徐明奇。
徐明奇告訴筆者,小時候吃的和玩的東西特別少,更別提玩具了,所以大自然的生靈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他小時候特殊的“玩伴”。
“摸知了、抓蛐蛐、逮油子,小小的昆蟲陪伴了我們大多數70后的童年。”徐明奇回憶,以前他家有好幾畝地,割完麥子就會種上豆子。每到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地里的蟈蟈就會不停地叫,這時候他就會約上幾個小伙伴到地里捉蟈蟈。
徐明奇說,捉蟈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雖說有草的地方就有蟈蟈,但蟈蟈更喜歡待在紅薯地或大豆地里。
“抓蟈蟈時膽子要大,要有耐心。蟈蟈有一個特性,它叫的時候喜歡站在莊稼的葉面上,所以很容易尋找。聽到蟈蟈的叫聲,我和小伙伴們會伸出食指放到嘴上做一個‘噓’的動作,然后弓著腰,悄悄地向蟈蟈靠近,一個猛撲,一只蟈蟈就捉到手了。”徐明奇說。
捉到蟈蟈后,徐明奇就會和小伙伴們把公的蟈蟈放在籠子里,將母的湊到一起,交給媽媽洗干凈后做成美味。
“在收拾干凈的蟈蟈上撒點兒鹽,淋上一點兒香油腌一會兒,再放到油鍋里炸,香味立馬就出來了。在外人看來,吃昆蟲有些難以下咽甚至有些恐怖,但在那個什么都缺的年代,炸蟈蟈是美味。”徐明奇說。
滿足了肚子里的饞蟲之后,徐明奇就會和小伙伴們一起逗蟈蟈。
“外公告訴我,喂蟈蟈吃辣椒,它的叫聲就會特別響亮,于是,誰家院子里種的有辣椒,就會大方地拿出來,分給小伙伴們。有時候,我們還會去地里摘一些紅薯葉喂它們。”徐明奇說,到了夜晚,小伙伴們都會將蟈蟈掛在院子門口。聆聽著蟈蟈美妙的叫聲,小伙伴們很快就進入了夢想。
“我真想再走進田地,聆聽鋪天蓋地的蟈蟈叫聲。可遺憾的是,如今大多數田地都噴灑了農藥,破壞了蟈蟈的生存環境,人們再難耳聞那動聽的鳴叫聲了。”徐明奇感慨道。“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只能在詩詞或者回憶里,傾聽蟈蟈的叫聲了。”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