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節水灌溉發展概況
摘要: 一、前言 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御極端自然災害水平,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中共中央 國務院于2011年出臺了《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大
一、前言
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御極端自然災害水平,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中共中央 國務院于2011年出臺了《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大興農田水利建設,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灌滴灌等技術,擴大節水、抗旱設備補貼范圍。
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搶抓發展機遇,從“十二五”初開始,依托農田水利設施項目建設,優先發展節水灌溉面積,提高田間灌溉水利用系數,節約農業用水資源,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從期初的不足0.4提高到期未的0.58,節水灌溉由期初的一張白紙到期末發展各類形式的節水灌溉面積197萬畝。
二、發展歷程
我市的節水灌溉發展始于2011年,主要為自流灌區的渠道防滲節水,井灌區低壓噴灌節水,特色區域的滴灌節水等形式。
自流灌區渠道防滲節水發展主要是對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為依托,對骨干輸水渠道進行硬化防滲處理,減少滲透量,達到節約農業灌溉用水的目的。至2015年底,中央和省級先后對我市大型灌區投資3.3億元,恢復渠道通水和硬化渠道
井灌區低壓管灌、噴灌節水發展主要是依托水利部門實施的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發改部門實施的新增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項目、農辦實施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國土部門實施的土地整理項目和高標準良田項目等,在有條件的平原地區發展以低壓管灌為主要方式的節水灌溉工程,同時配套田間移動和半固定式噴灌設施。“十二五”期間,每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在20萬~40萬畝左右,節水灌溉灌區內農業灌溉水利用率普遍在65%以上,這種方式目前已成為平原地區發展灌溉面積的主要方式。
滴灌節水技術由于受當前的農業承包種植方式的制約,大面積的發展不太可能,目前主要發展范圍是土地流轉后的一些特色種植區域,全市目前發展滴灌節水灌溉面積僅2.2萬畝,主要集中在正陽、上蔡兩縣。該方式具有灌溉水利用率高,管理技術水平先進等諸多優勢,但同時存在建設投資較高,后期管理要求更加規范科學等不利因素,當前在一些發達國家中發展較快,我國的寧夏、內蒙、甘肅等水資源緊缺地區也得到了較好的應用。
三、成效剪影
通過“十二五”期間的集中建設,駐馬店市的節水灌溉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是節水灌溉面積從開始的近乎空白增加到近200萬畝,占全市有效灌溉的25%;二是農業灌溉水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田間灌溉水利用系數由不足0.4提高到0.58;三是農業灌溉成本大幅度下降,在不計算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單畝單次灌溉成本由原來的20元~30元降到目前的3元~5元,減少了農業生產的成本投入,實現了節支增收的效果。
四、前景展望
近年來,駐馬店市水資源日益緊張,而作為糧食主產區,在保障糧食安全上任務十分艱巨,水資源供給不足已經成為全市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的嚴重威脅。要破解水資源緊缺和糧食增產之間的難題,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必將成為關鍵。
實行節水灌溉工程后,可以通過灌溉將易溶性肥料、植物生長調節劑、內吸殺蟲劑等隨水施入,減少中耕、施肥、噴藥、鋤草等作業次數和勞動力投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通過節水灌溉提高了灌溉保證率,能有效促進糧食增產增收;節水灌溉還能實現節水、節地、節電等效益,大幅度減少農業灌溉成本。由此可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在今后的農業生產中將得到進一步普及和應用,發展空間很大。
2016年,市水利局已著手編制《全市“十三五”節水灌溉規劃》,規劃依托下一步的農田水利建設,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對原有灌溉工程進行技術提升,每年新增各類節水灌溉面積20萬畝,力爭在“十三五”末全市節水灌溉面積翻一番,農業灌溉水利用率在62%以上。(耿夕林)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