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路
摘要:通訊員 范 杰 李 軍 張 軍 眼下正是秋季,到處一派豐收的景象。在位于淮河北岸的正陽縣皮店鄉潘店村,一條寬闊筆直的水泥路將村莊和特色蔬菜種植基地連成一片,一輛輛
通訊員 范 杰 李 軍 張 軍
眼下正是秋季,到處一派豐收的景象。在位于淮河北岸的正陽縣皮店鄉潘店村,一條寬闊筆直的水泥路將村莊和特色蔬菜種植基地連成一片,一輛輛滿載蔬菜的大卡車不時疾駛而過,這條“愛心路”不僅改變了當地農民的交通條件,而且正在為父老鄉親搭建致富增收的平臺。
提起這條“愛心路”,還有一段故事。該村70多歲的潘從福老人高興地說:“多虧我們村的祝東基,在外開了公司,今年回到家鄉投資100萬元修了這條水泥路,徹底改變了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的路況。”
1970年出生的祝東基,由于家庭兄弟姐妹多,在那個物資緊缺的年代,連吃上一口白面饃都成了奢侈的夢想。盡管學習成績優異,可貧困的家庭條件令祝東基沒有讀完初中就輟了學。一開始,他在老家搞些針頭線腦的小生意,后來和眾多打工者一樣,外出打工。
打工初期,祝東基為天津市的幾個建筑工地送蔬菜。一段時間后,頭腦靈活的他主動幫工地承攬了一些基建小活,由此獲得了在建筑行業大展拳腳的機會,還賺取了人生中第一桶金。2009年,生意越做越大的祝東基在天津市注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當上總經理,腰包逐漸鼓起來的祝東基心中一直有個心愿,那就是回饋社會、感恩家鄉、投身公益。2013年,他捐款8萬多元為家鄉的潘店小學購置數百套桌椅。看到孩子們高高興興地用新桌椅上課,祝東基的內心充滿喜悅和自豪:“這次助學讓我感受到回饋社會、感恩家鄉的快樂,從此就與公益結緣了。”
一次返鄉探親,祝東基看到村里的道路被附近砂石廠的大車軋得坑坑洼洼,幫助家鄉父老鄉親修路便成了他最迫切的愿望。今年,他拿出100萬元將愿望變成了現實。用時3個月,為家鄉修通了潘店至皮店約
“我吃過苦、受過累,但每每想起家鄉人對我的幫助就會心頭一熱,反哺家鄉興辦公益事業就成了我應盡的責任。”祝東基告訴筆者。他將繼續關注家鄉的發展,以后還要建“愛心幼兒園”和“愛心敬老院”。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