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投保養老機構責任險不足一成
摘要: 由于養老業是集高齡、高危人群活動的高風險行業,為轉移機構在運營過程中的風險,政府部門一直在推動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的試點。但在實際投保中,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
由于養老業是集高齡、高危人群活動的高風險行業,為轉移機構在運營過程中的風險,政府部門一直在推動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的試點。但在實際投保中,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投保養老機構責任險的床位不足一成。
近日,中匯國際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匯國際”)發布的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市場報告顯示,目前,已開展養老機構責任保險的有上海、北京、遼寧、黑龍江、甘肅、青海等10余個省市地區,除此以外還有50多個地市級;同時,河北、湖北、福建、江蘇、內蒙古等地還出臺了開展養老機構責任保險的指導意見。但截至目前,全國總投保床位約為總養老床位(約680萬張)的10%。
對此,中匯國際養老與健康風險部負責人張鵬分析,養老機構服務的對象是老年人,老年人體弱多病等特點決定了在發生意外很難做到所有案件的準確責任認定。此外,對養老機構本身而言,保費負擔能力不強,需要政府等部門扶持,對保險機構來說,受限于養老機構和政府可承受的保費水平、保險公司的經驗、覆蓋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產品設計與實際需求不匹配。
但數據顯示,2015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萬人,占總人口的16.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4386萬人,占總人口的10.5%。且“十三五”也圈定全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35-40張。在老年人口加劇和政府的雙重壓力下,預計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將從2020年開始成為養老機構的必備險種。
張鵬建議,在責任認定環節逐步建立保險和訴訟案例庫,建立合適的調處機制,形成理賠處理規范,減少責任認定環節出現的異議和爭議。同時,參與到政府與機構的日常安全管理中,最大限度減少機構出險的幾率,盡可能消除主觀因素對機構老人出險的影響,統計純風險損失率。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