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區塊鏈與保險如何碰撞 發展速度或超預期
摘要:原標題:看區塊鏈與保險如何碰撞 發展速度或超業內預期 區塊鏈被認為是未來互聯網創新的溫床,會衍生出很多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商業模式,改變著各行各業的互聯網思維,保險
區塊鏈被認為是未來互聯網創新的溫床,會衍生出很多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商業模式,改變著各行各業的互聯網思維,保險業也不例外。
多家險企布局區塊鏈
近日,平安集團創新執行官屠德言在公開場合透露,區塊鏈是平安未來進軍的重點。“平安集團準備成立一個金融科技部門,以助力其區塊鏈的發展。該部門將與國內外機構合作,或投資、或互動,共同發展區塊鏈技術。”平安集團旗下子公司涉及到從金融、大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對區塊鏈技術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今年4月,平安集團加入了區塊鏈國際聯盟組織R3。
眾安保險首席執行官陳勁也在公開場合透露,目前,眾安保險開發了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文件存儲和數據存儲技術,結合智能合約開發框架,未來可以提供很多開箱即用的工具。利用這些工具,保單、理賠等信息的存儲將會更加安全,不必擔心泄露或丟失。
據記者了解,險企對于區塊鏈的創新應用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技術層面的融合。比如,針對區塊鏈數據不會泄露丟失等技術特點,部分保險公司正在研究將保單信息、客戶信息及理賠信息放到區塊鏈進行存儲,避免意外事故對數據安全的沖擊。目前來看,互聯網企業更注重在技術層面的探索。
二是業務層面的合作創新,即讓區塊鏈在保險業務場景化拓展過程扮演新的角色。比如,區塊鏈可以引入積分聯盟等共享經濟理念,推動產品服務創新,爭取更大的獲客空間。陽光保險顯然更傾向于在業務層面的探索,今年3月,該公司用區塊鏈技術作為底層技術架構推出了“陽光貝”積分,用戶在享受普通積分功能的基礎上,還可以“發紅包”的形式將積分向朋友轉贈、與其他公司發行的區塊鏈積分互換。
區塊鏈應用超預期
“區塊鏈未來應用可以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但最先應用的是保險領域,因為區塊鏈跟保險有很多基因上的聯系。”人保財險執行副總裁王和認為,首先,區塊鏈可以使我們原有的互聯網,從信息網絡走向價值網絡。其次,區塊鏈可以建立前后一體化的信任體系,使保險回歸互助,回歸相互保險。第三,區塊鏈信息透明的特點滿足了知情權和選擇權。
對于區塊鏈技術對保險業的顛覆性作用,業內人士普遍不予質疑,但通常會加上“未來”二字。客觀來講,區塊鏈技術尚處于萌芽階段,實際應用離普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保險業的行動證明,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速度可能超過業內預期。
比如,近日陽光保險已經推出了國內首款具備區塊鏈特性的微信保險卡單,價格為每份60元,可使用20人次,每次可獲得高達200萬元的航空意外保障。除了具備即時投保、即時生效的特點外,這款打著“區塊鏈”標簽的保險產品充分考慮到互聯網保險互動的需求和場景需求,購買者可隨時隨地通過微信發紅包將航空意外險贈送給即將出行的親友和客戶;導游可發紅包至微信群讓旅行團成員們即刻投保;業務員可發紅包讓客戶迅速體驗保險產品……依托多方數據共享的特點,該產品可以追溯到從源頭到客戶流轉的全過程,各方不僅可以查驗到卡單的真偽,還便于后續管理、理賠等。
區塊鏈如何改變保險
在科技金融加速發展的當下,這是傳統保險業順趨勢而動的一次嘗試。而打開區塊鏈技術的保險業,將使客戶獲得更多不同于以往的體驗。
王和認為,區塊鏈時代帶來另一個重要概念,就是智能合約。雖然智能合約不是區塊鏈技術本身,但卻與其相伴相生。
據記者了解,智能合約無需投保人申請理賠,也無需保險公司批準理賠,只要觸發理賠條件,保單自動理賠,支付理賠金額。
比如,通過區塊鏈技術儲存了一個智能航班延誤險合約,又通過技術與互聯網相連,獲取公開數據。在這一前提下,航班延誤一旦發生即為事實,是公開的記錄,不會被偽造或者修改,也不依賴于個人主觀意識的判斷。所以一旦航空延誤發生,智能合約即被觸發,自動支付理賠。自動和及時的保單處理,既實現了高效的理賠,也減少了理賠處理的成本,同時,增加了客戶和保險公司雙方的滿意度。
根據英國民航局數據統計,從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有55.8萬乘客沒有因航班延誤或者取消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申請理賠的人數不到40%。如果智能合約能有效實現,將大幅度的保障投保人的權益,增加其滿意度。
除了航空延誤險外,智能合約對于車險也同樣適用。智能車險合約的觸發,可以通過網絡與車相連,通過區塊鏈技術儲存,一旦車發生事故,合約觸發,開始進入理賠階段。在智能合約里,可以指定車主修車地點,避開投保人自行選擇昂貴的維修廠,進而控制理賠費用的支出。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傳統保險業向互聯網進軍是必然,而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改造”,互聯網保險回歸保險最初的互助本真將成為大勢所趨。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