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別讓自己的思想成為別人的跑馬場
摘要:原標題:中學生:別讓自己的思想成為別人的跑馬場 當前寫作教學的無序、無力、無奈是師生的共同感受,因此,我贊成楊先武老師在《警惕作文訓練中的技術化傾向》(見2016
當前寫作教學的無序、無力、無奈是師生的共同感受,因此,我贊成楊先武老師在《警惕作文訓練中的技術化傾向》(見2016年8月1日《中國青年報》第10版)一文中的觀點:“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情與技并重,只有將真實的思想感情與恰當的表達方法融為一體,才能寫出文質兼美的好文章”,但鑒于中學作文訓練的特殊性,也要防止教師進行寫作技巧訓練,就將之視為技術化而大加鞭撻的傾向。
首先,考慮寫作的應試屬性。
學生的作文大致分成為理想而寫作和為生存而寫作,前者是為抒發自己的情感而寫,后者為贏得理想分數而寫。毋庸諱言,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寫作大多是圍繞后者而展開。
以高考作文為例。其作文的評分參照,不是“作品參照”。如果以作家的作品為參照物,就會出現大量作文,因為沒有鮮活的生活,沒有真摯的情感,沒有靈動的表達,而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也不以學生參加競賽的作品為參照物。競賽作文,如同作家的作品,特別強調創造性,最終的結果是一小部分考生贏得高分,不利于中學作文的健康發展。當然,也不能以平時的隨筆訓練來要求。平時隨筆,不限內容、文體、字數,可以天馬行空,獨抒性靈就是一篇好文。
高考作文,本質上具有應試性的特征。判定作文優劣得分高低,是以針對高考作文而制定的評分標準作為衡量依據,而且只能是這一標準。多年來,許多省市始終將高考作文評分一分為二,基礎等級占50分,發展等級占10分。賦分標準多年不調整,有其合理和科學性,它體現一種寫作的價值評判導向:突出基礎,鼓勵發展。事實上,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宜高估。就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結果來看,平均分大多在40~42分之間浮動。
如楊老師文中所言,教學生疊加法、連接法、嵌套法、倒裝法等技巧,對寫作水平高的學生而言,毫無價值,但對一大批學生是有借鑒作用的,有利于改善應試作文的基本面,讓寫作能力中等或偏下的學生寫出符合應試要求的作文,拿到一個較好的分數。
其次,關注寫作情景的特定性。
當前的考場作文大多是任務驅動型的寫作,考生需要完成多項指令。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優先考慮完成規定動作后,才考慮自選動作。在上述因素制約下,學生寫作容易遇到諸多障礙,甚至陷入寫作的僵局。
再加上考試場景的特定性。理論上來說,考場上作文寫作過程要保證一個小時,但事實,大多學生在40~50分鐘之間。面對陌生的考場,陌生的監考人員,陌生的題目,要在如此短的時間來進行創造性的表述,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許多時候,需要翻揀學生的考前知識儲備和平時的能力積淀,結合寫作要求來進行改造,最終完篇。
作為一名備考的語文老師,就要幫助學生走出困境。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圍繞寫作要素,教會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套路,不讓學生瞎子摸象般地寫作。否則,寫作過程思維容易不穩定,導致文章出現“四不像”。特別是在論述類文章寫作中,教學生一些模式、套路,看似呆板,但它符合議論文的寫作常規,有效解決議論展開的路徑,說其技術化嫌言重了。
第三,正視網上閱卷的特殊性。
網上閱卷已經是常規的動作。網上閱卷有其特殊性,尤其需要研究閱卷者這一特定讀者的閱卷心理。學生要揣摩即將面對的讀者是什么樣的人,決定該如何去表達。從閱卷結果來看,論述類文章獲得一類卷有兩類:一類是中規中矩、思想深刻的作文;一類是與眾不同的創新作文。
對此,一直擔任江蘇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的何永康教授,多次語重心長地強調,議論文的寫作,一定要關注如下幾點:一、應開門見山、簡明扼要地亮出中心論點;二、應分解出2至3個分論點,一定要層層遞進;三、應加強說理;四、應少而精地用例;五、應把一個例子“切割”開來服務于幾個論點;六、應抓住關鍵詞,巧妙地展開,將道理說透。
何教授的觀點,看似有技術化傾向,但符合考場寫作的特點。
自己的思想成為別人的跑馬場,是學生作文中要極力避免的。但是,思想的展開依賴一定的路途,也是寫作過程中必須遵循的。作文就其本質而言,是訓練思維的體操,有一定的寫作規范和技巧,其技能需要通過反復訓練才能獲得。其訓練方法不宜簡單化,一刀切,否則會害了學生,后果嚴重。結合中學寫作的教學實際,關注寫作技巧的訓練仍應是寫作的一大任務。“作文是一門技術活兒”的說法,在很多時候,是沒有錯的。
作文訓練中的技術化傾向,是作文教學中的痼疾,一時難以化解。我主張從中學實際出發,既要著力培養學生寫作水平,又要注重提高其應試水平。
(張秋達 浙江省嵊州市馬寅初中學教師)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