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高考志愿被篡改,如何預防?
摘要:原標題:又見高考志愿被篡改,如何預防? 日前,山東省膠州市高三學生常升高考志愿被篡改,成為各大媒體及社會關注的焦點。無獨有偶,山東菏澤市單縣也有兩位高考考生志
日前,山東省膠州市高三學生常升高考志愿被篡改,成為各大媒體及社會關注的焦點。無獨有偶,山東菏澤市單縣也有兩位高考考生志愿被同學篡改,目前涉事同學已被刑事拘留。
接連發生高考志愿被同學篡改的事件,不得不引起社會的重視。不管是家有考生,還是經歷或未經歷的家庭,對此無不感到恐懼。相關報道顯示,還是在山東,去年聊城、前年臨沂等地均有學生反映高考之后志愿被人為篡改。在全國呢,那些被篡改志愿的考生及其家庭有多少?此外,還有沒有被篡改卻至今毫不知情的考生?
高考可以改變命運,但誰曾想到,志愿被篡改也會改變考生的命運。這到底是社會犯病,還是相關制度出錯?另一方面,防范靠加密只能防不勝防。
如果僅僅靠考生妥善保管本人志愿填報密碼,以防自身利益受到損害,似乎不切實際。比如密碼設置一旦過于繁瑣,真的記不得了而又需要修改,如何解密?或者,即使密碼設置不易被破解,但家人或老師等知情者(畢竟許多考生的志愿都是家人或老師幫助填報的)背著考生再作修改,考生又該怎么辦?
更多篡改填報志愿事件的被曝光,確實可以起到警示考生及其家長的作用,但這并不能掩蓋相關制度的缺陷。作為高考志愿網上填報,相關的法律規范還未明確,尤其是對于篡改行為如何定性,還需要出臺相關細則。同時,需要在考生及其家長、老師中普及相關法律知識,抬高犯錯成本,讓那些所謂一念之差早點打住。同時,作為考務部門,不妨研發和更新相關網上填報志愿的方式,是否在加密上有所作為?比如,填報者不管是初始還是修改一律需要提供與身份證相配套的指紋。總之,預防高考志愿被篡改,可以通過一定的科技手段或技術防范,讓那些有惡意動機的人難以得逞。(周稀銀)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現代快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