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被冷落,并非全部真相
摘要:原標題:醫學被冷落,并非全部真相 據媒體發布的廣東全省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50.3%的受訪者表示最期望子女從事的職業是醫生,位列“最期待”職業榜首。有意
據媒體發布的廣東全省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50.3%的受訪者表示最期望子女從事的職業是醫生,位列“最期待”職業榜首。有意思的是,據公開資料統計,今年內地22個省份的36位高考“狀元”中,無一人選擇醫學專業。有至少20%的醫學院畢業生選擇放棄自己的專業。
前幾天,有媒體報道了今年的高考“狀元”無一報考醫學專業,并采訪醫療行業的相關人士,陳述這個行業有多苦多委屈,以佐證因為行業的困境,仿佛醫學專業已經被冷落了??墒?,“狀元”不報考醫學專業能說明什么呢?
從我個人的經歷看,這個結論十分不靠譜。以我所在的華中科技大學為例,醫學屬于我們學校的強勢學科,每年招收醫學生的分數都非常高。比如臨床醫學專業,學制八年,學生需要投入大量時間來學習,但該專業在很多省份的分數線都位列第一。由此,僅僅因為幾個“狀元”沒有報考,就說醫學專業被冷落了,還真有些危言聳聽。
廣東的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卻呈現了另一番結果,讓我們看到了醫療行業并沒有那么糟糕,至少是正常的。比如,“至少20%的醫學院畢業生選擇放棄自己的專業”,這個數據其實是很令人欣喜的,因為這意味著有將近80%的醫學院畢業生在從事醫療行業,這比很多專業都好太多了。
至于報道中所說的“超七成醫生不愿子女學醫”,這更多是一種情緒表達,不足以說明醫學不討人喜歡。假如我們多加留意,就會發現這種情緒其實存在于各行各業,比如媒體人不希望子女學新聞,律師不愿意子女學法學,教師不愿意子女以后當教師……但這些話,又有多少是真實的意愿表達呢?
所以,不愿意讓子女從事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更多是在發牢騷。現實中,很多行業都是因為家族從事的人多了,反過來鼓勵子女學習相關專業,并在將來從事這個行業。因為自己有很多資源,以后可以幫到孩子,讓他們省點勁兒,教師、記者、醫生、公務員,等等,不都有這樣的案例嗎?
在這樣的語境下,醫學被冷落,更像是人為制造的話題,至少不是全部真相。當然,這些話題之所以容易引起關注,是因為存在孕育它們的現實土壤。就像醫學專業被冷落,就與醫生的職業困境有關,比如暴力傷醫事件的發生,學制長、起薪低等行業狀況……但不得不說,即便如此也上升不到醫學專業被冷落的高度。行業的困境、群體的權利當然需要去正視和解決,但因此就去制造一些偽命題,倒也沒有必要。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京華時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