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 復星獲保險牌照 產業資本加緊布局保險業
摘要:國內保險業再添新軍。繼貴州茅臺等實業資本發起設立保險公司獲批后,日前復星集團、騰訊也分別收到了保監會批準籌建保險公司的文件。今年以來,保監會已批準新設13家保險公
國內保險業再添新軍。繼貴州茅臺等實業資本發起設立保險公司獲批后,日前復星集團、騰訊也分別收到了保監會批準籌建保險公司的文件。今年以來,保監會已批準新設13家保險公司。而這僅僅是社會資本爭奪保險牌照的一個縮影。
近兩年來,社會資本各顯神通,通過直接開設、強強聯手、收購股份等方式介入保險業務的案例層出不窮。分析認為,保險業近年來持續增長,隨著相關政策紅利持續落地,為保險行業快速發展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所以社會資本也看重保險行業的發展潛力。
BAT均已進軍保險業
對于復星集團的保險布局,這已是其在國內參股永安財險、成立復星保德信人壽、在香港成立鼎睿再保險公司之后,再獲保險牌照。而以醫藥起家的復星,將醫療管理與健康險等結合起來,發揮自身在醫療、制藥以及健康管理方面的優勢,形成協同效應。
3日復星國際發布公告稱,由復星集團發起設立的復星聯合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保監會的正式批復,批準在廣州籌建,注冊資本金為5億元。公告指出,復星聯合健康保險(籌)將在中國市場積極拓展健康險和健康服務,在各類醫療險、疾病險領域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建立以客戶為本的服務體系。
對此廣州金融主管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復星聯合健康的設立開創了廣州民間資本投資商業健康保險領域的先河,有助于延伸和完善健康產業鏈、促進健康產業上下游企業的發展。
事實上,復星集團除了在國內布局保險業外,還不斷通過并購方式進入國際保險市場。去年至今,復星集團又分別收購或投資了葡萄牙龍頭企業復星葡萄牙保險,以及全球性保險公司Ironshore、美國財險公司MIG。
另外,此次一同獲批籌建設立的一家壽險公司——和泰人壽,其背后則有騰訊與中信國安的“身影”。據悉,和泰人壽由中信國安有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公開信息顯示,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為騰訊的子公司,中信國安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之全資子公司——原中信國安總公司發起設立的高科技上市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至此,國內三大互聯網巨頭BAT均已宣布進軍保險行業。相比較而言,阿里巴巴布局最早。其旗下的螞蟻金服除了與騰訊在2013年聯合設立眾安保險,其發起設立的信美相互保險社也于近期獲批籌建,而增資國泰財險也獲得保監會批準。百度的布局相對較晚,去年11月,百度宣布與德國安聯保險、高瓴資本聯合發起設立百安互聯網保險公司,但目前尚未獲得保監會的批文。
考驗資產負債匹配能力
其實,復星集團、騰訊等行業領軍企業紛紛布局保險業,只是社會資本爭奪保險牌照的一個縮影。加上上述兩家新設立的保險機構,今年以來,至少新設了13家保險公司,具體則涉及了財險、壽險、健康險、養老險、相互保險、再保險、互聯網保險、信用保證保險等。不僅如此,近兩年來,社會資本各顯神通,通過直接開設、強強聯手、收購股份等方式介入保險業務的案例不斷出現。
為何近年來各路社會資本紛紛布局保險業?顯然是出于對保險業的“厚愛”。多位受訪人士普遍認為,在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增速式微的大環境下,保險業近年來持續增長,自然會引來各路資本爭相布局。同時,保險資金投資渠道領域不斷拓寬也是一大利好。
在前不久“出爐”的上半年國內保險業保費數據中,逾1.8萬億的原保費規模、近四成的同比增速,讓各界驚嘆。“保險行業在中國還屬于朝陽行業,發展深度和密度都不高,發展空間還比較大。目前中國正進入老齡化階段,對養老、醫療、健康保險的需求快速增長,相關政策紅利持續落地,為保險行業快速發展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所以產業資本也看重保險行業的發展潛力。”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主任宋世斌指出。
更為關鍵的是,保險公司本身的經營特點確保其可以為控股公司提供長期穩定的低成本資金來源,降低公司融資成本。“當然,各家公司進入保險行業的訴求是不同的,有的上市公司是借保險業站上風口,提振公司股價、做大市值;有的則是以保險作為目標進行戰略運作,還有一些上市公司的主要目的是謀求產業的轉型升級。”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