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說明書如同天書
摘要:理財產品說明書如同天書提醒:一定要細看理財產品說明書□董莉莉 文/圖“這上面的每個字我都認識,為什么放在一起就這么難懂?看理財產品說明書如同看天書,如果沒有
理財產品說明書如同天書
提醒:一定要細看理財產品說明書
□董莉莉 文/圖
“這上面的每個字我都認識,為什么放在一起就這么難懂?看理財產品說明書如同看天書,如果沒有人解釋,我根本看不懂。”近日,市民王飛向筆抱怨。
筆者發現,自7月初以來,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悄然上漲,選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市民有所增加。而對于有意購買理財產品的市民,一些銀行只有理財經理口頭講解,沒有提供說明書。而面對銀行提供的動輒幾頁甚至幾十頁、專業名詞頻繁出現的理財產品說明書時,不少市民都不知所措。
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
條款復雜難懂
近日,在市白橋路的一家銀行里,筆者看到一名理財經理正滔滔不絕地向顧客介紹:“雖然是非保本性的理財產品,但是賣了那么多年,沒見過賠本的,產品收益肯定有保障。”
筆者問這名顧客是否了解這款理財產品,他搖搖頭說:“說明書上的條款太復雜,我看不懂,只能相信銀行工作人員的介紹。”
“我也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么,客戶經理給我介紹了,但我聽不太懂,只知道是保本的,而且利率比定存高,就買了。”市民黃倩告訴筆者,“產品說明書有那么多頁,又是專業術語,我看都不想看。”
“我從來不知道理財產品還有說明書。”市民劉志龍告訴筆者,他每次去銀行都會被動接受理財經理的熱心推薦,“說來說去就那幾句話,就是很多地方和儲蓄一樣,但收益率比儲蓄高。”劉志龍曾在銀行經理的推薦下購買了保本型的某款理財產品,但最后發現收益率只比定期儲蓄略高一點兒。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市民反映銀行理財產品介紹看不懂,購買只是因為覺得收益高,有的甚至叫不上自己理財產品的名字。而對于理財產品的說明書,很多人更是棄之不顧。對此,市區一家銀行的理財專家劉亞建議,投資者在閱讀說明書時,最好掌握以下三個原則:一是由后及前,因為風險提示大多出現在說明書的末尾。二是由淺及深。三是由小及大,多數情況下,潛在的風險和可能發生的虧損會被隱藏在小字號的說明文字里。
理財產品說明書一定要細看
“現在很多市民愿意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認為購買銀行的產品沒有風險。但是市民應該明白,較高的收益代表了較高的風險。同時,很多銀行銷售的產品是代銷產品,如保險、基金等,這些產品的盈虧不是銀行能把控的,銀行只是收取代銷費。而在說明書或者合同里,不管在多么不顯眼的地方、用多小的字體,一定會有‘理財有風險,投資須謹慎’這類警示語。所以說,作為投資者,一定要細看理財產品說明書。”劉亞說。
劉亞告訴筆者,在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時,需關注和留意理財產品的幾個基本要素,如產品名稱、產品類型、理財啟動日和理財到期日。從產品類型可以直接知曉該產品是保本浮動收益型,還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關注理財啟動日和到期日,可以合理安排資金的使用,因為理財產品在理財期間是不可以贖回的。如果理財啟動日和簽訂日間隔時間太長,建議可以先做短期的通知存款,這樣受益可以最大化。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