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常興鎮產業扶貧結“新果”
摘要:汝南縣常興鎮產業扶貧結“新果”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楊明華)近年來,汝南縣常興鎮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重點,引導和扶持貧困戶唱好產業發展“
汝南縣常興鎮產業扶貧結“新果”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楊明華)近年來,汝南縣常興鎮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重點,引導和扶持貧困戶唱好產業發展“三臺戲”,全鎮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區域化經濟發展新格局,1210戶貧困戶依靠發展特色產業脫貧致富。
唱新“傳統戲”。創新才能發展。為此,該鎮著力對根基深厚的花生、水稻等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引進先進適用技術,挖潛力,增效益,讓老樹開新花。花生、水稻種植是該鎮的傳統產業,常年種植面積達20余萬畝,由于品種老化,種植結構單一,增長不增收的現象十分突出。近年來,該鎮從品種改良入手,引進白沙系列花生和榮獲全國十大稻米金獎的“水晶三號”優質梗稻新品種,推行花生地膜雙壟覆蓋、水稻旱育稀植、稻鴨共養等技術,提高了產量和品質,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唱響“重頭戲”。該鎮把特色產業發展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頭戲來唱,大力實施“特色產業富民工程”,按照標準化生產、市場化經營的發展思路,以“一村一品”為切入點,圍繞畜牧、水產養殖,蔬菜、水稻、中藥材、花木、林果等特色優勢產業種植,以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農業產業化經營為目標,不僅推進了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的轉變,還激活了農村經濟發展。目前,該鎮逐步形成了以東部水產、水稻,南部食用菌,西部養殖,北部花木、中藥材種植等一批“一村一品”專業化生產村25個,從業農民2萬余人,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
唱好“幫扶戲”。近年來,該鎮積極發揮合作社的示范和帶動作用,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方法,讓合作社與貧困戶抱團致富,切實解決貧困戶致富無門路、缺資金和技術的難題。西王莊村生豬養殖協會共有會員400多名,通過協會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的方法,不僅縮短了生豬養殖的周期,而且還提高了生豬的品質,被河南省認定為無公害產品,生豬遠銷香港、澳門等地,僅生豬養殖一項,協會會員人均年收入10000多元。據統計,全鎮25家合作社已吸納6000余農戶入社,帶動1210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