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耗關口收嚴 新能源汽車承壓
摘要: 越來越嚴格的油耗消耗限值就像懸在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倒逼乘用車生產企業向新能源汽車戰略傾斜。 日前,工信部公示了《2015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
越來越嚴格的油耗消耗限值就像懸在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倒逼乘用車生產企業向新能源汽車戰略傾斜。
日前,工信部公示了《2015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結果顯示,2015年度中國境內116家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為7.04L/100km,包括江鈴控股、福建奔馳等在內的31家車企未能達標。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標準給企業帶來了壓力,按照國家要求,到2020年,國內乘用車企百公里平均油耗目標將低于5L,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成為突圍十分關鍵的路徑。
平均油耗逐年下降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89家國產乘用車生產企業累計生產乘用車2015.86萬輛,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為7.49L/ 100km,實際值為6.98L/100km。
“國產車的油耗成績雖好,但油耗壓力較大。”崔東樹指出,由于車輛大型化,導致車輛的平均車重迅速增長,油耗也相應增大。去年國產車目標油耗為7.49L/ 100km,較2014年的7.62L/100km下降了1.8個百分點,降速慢的主要原因在于SUV等中大型車發展較快。
同時,雖然進口車總體目標完成率達到90.7%,且優于目標9.3個百分點,但本田、鈴木等品牌的比值超過了100%,阿斯頓馬丁、法拉利、邁凱輪等超豪華品牌甚至超過了130%。崔東樹分析認為,按照此前五部委發布的《關于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平均油耗不能達標的車企將被面臨公開通報、暫停新產品申報、暫停新建企業等處罰措施。
油耗標準設定紅線
按照此前工信部制定的油耗達標值,從2015年到2020年,車企每年要依次實現的平均油耗目標分別為百公里6.9L、6.7L、6.4L、6L、5.5L和5L。
業內普遍認為,要挑戰5L/100km的油耗紅線,將讓國內汽車產業集體承壓。因為過去幾年間每年接近3%的油耗降低幅度已經讓企業付出了大量的研發成本,而未來幾年,要達到5L/100km的標準,對眾多企業來說,技術的壓力可想而知。
據了解,當前降低整車油耗的主要技術路徑有發動機小型化、車身輕量化以及混合動力技術等。然而,近年來,油耗較高的SUV車型銷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在轎車市場逐漸進入負增長階段后,更是成為了整體乘用車銷量的增長動力和來源。各車企不斷加大對SUV車型的投放,油耗壓力也愈發嚴峻。
“油耗限值不斷降低,相關管理愈加嚴格,都將倒逼車企加速技術提升,要在2020年將乘用車平均油耗降至5L/100km,任務的確相當嚴峻。”崔東樹說。
車企新能源戰略傾斜
事實上,業內已達成共識,5L/100km不可能單靠發動機技術來實現,因為按照此前出臺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2016-2017年純電動車型和插電式混動車型可以5倍計入核算基數,極大降低車企燃料消耗水平。
顯然,除了針對傳統車型的降耗外,新能源汽車正在逐漸成為車企的“救命稻草”。不過,在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看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仍與傳統車型相差甚遠,而且增長尚未脫離政府補貼的刺激,未來將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緩慢的企業產生巨大的油耗壓力。
根據《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確2017-2018年的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按照規則設計,2020年以后補貼政策退出。
與此同時,針對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的評價也將發生比例變化,2018-2019年,新能源汽車按3倍核算;2020年及以后,新能源汽車按兩倍核算。正因為這樣,張志勇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能夠拉低平均油耗,既符合國家降低油耗、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導向,又能夠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保障,車企發展已刻不容緩。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