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買保險:理賠有風險外匯有限制
摘要:原標題:赴港買保險:理賠有風險外匯有限制 廣州日報訊 (記者周慧)昨日,香港某保險經紀Alan告訴記者,目前自己的客戶群中半數都是來自內地的客戶。不過,昨日有消息稱
廣州日報訊 (記者周慧)昨日,香港某保險經紀Alan告訴記者,目前自己的客戶群中半數都是來自內地的客戶。不過,昨日有消息稱,香港將禁止通過社交媒體向內地居民出售保險,有內地的保險代理公司表示,現在香港的保險經紀代理公司在與內地公司的合作方面也越來越嚴格。
保監會此前發布《關于加強對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行為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無論是境內咨詢、理財、保險中介等機構還是個人,收受境外機構利益,在境內以產品說明會、理財高峰會、理財知識講座等名義宣傳、推介境外保險機構保險產品的行為,或者安排有意投保境外保險產品者赴境外投保的行為,構成促成交易而開展宣傳、招徠的銷售境外保險產品的行為,各保監局應依法予以查實、取締和處罰。”
費率多是內地70%~80%
重疾險覆蓋疾病種類更多
“事實上,香港的重疾險保單會相對復雜,香港和內地的保險產品基本沒特別相類似的。”險企內部精算人士表示,保險的費率是按當地的人口壽命、疾病發病率、死亡率等各種因素精算出來的,香港和內地的人平均壽命、人口比例相對發病率和死亡率相差甚多,所以單從費率上來看內地會相對較高。上述人士給記者舉了個例子,香港保險的同保額保費一般處于內地保險保費的70%~80%左右。而從保障范圍上來看,香港重疾險覆蓋的疾病種類更多,內地保險產品保障40種嚴重疾病以及預先給付10種疾病,而香港保險產品保障56~100種重大疾病以及預先給付18種疾病。
住院以及醫療保險和
旅游保險引起糾紛最多
這類保障類型的保險成了內地消費者赴港投保的首選,但據香港消費者協會數據顯示,在香港引起最多索償糾紛的兩類保險產品是住院以及醫療保險和旅游保險。
事實上,保監會曾就赴港投保發布警示稱,香港保單不受內地法律保護,如果發生糾紛,投保人需按照香港特區的法律進行維權訴訟。與內地相比,在香港訴訟可能面臨較高的時間和費用成本。此外,投保人也可選擇向香港的保險索償投訴局投訴與理賠索償有關的糾紛,但該局目前可裁決的賠償上限是100萬港元,大額保單的賠償糾紛無法通過該局裁決處理。
另外,內地居民個人到境外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屬于金融和資本項下的交易,是現行的外匯管理政策尚未開放的項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如以期交保費方式購買長期壽險保單,也可能存在因外匯支付政策變化導致無法交納續期保費的風險。
華泰證券研究員羅毅表示,與內地保單的高、中、低檔利益演示不同,香港保險保單紅利演示并沒受限,大多采用6%以上的高收益率進行分紅演示,但非保證收益,實際受益隨市場環境波動影響。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