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銀行賬戶可互認 可實現跨行買理財產品
摘要:目前,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間已經實現了系統互聯和賬戶互認,更加合規便捷地為客戶開立電子賬戶。不僅如此,聯盟間賬戶互認實行免費,資金互通將實行最低市場價格。
目前,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間已經實現了系統互聯和賬戶互認,更加合規便捷地為客戶開立電子賬戶。不僅如此,聯盟間賬戶互認實行免費,資金互通將實行最低市場價格。
昨日,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聯合發起“商業銀行網絡金融聯盟”,宣布將通過系統互聯、賬戶互認,互相開放賬戶信息的查驗。同時,客戶在這12家銀行通過電子渠道(手機銀行、個人網銀)辦理的跨行轉賬業務將全部免費。
后續將實現資金互通
相關人士表示,后續將實現資金互通,此外,聯盟行將以更加開放的態度,打破隔閡和壁壘,實現聯盟間信息、產品、資金、風控等資源共享,讓客戶更好地共享各銀行的服務體系。
據介紹,聯盟間實現賬戶互聯互認互通后,客戶可持銀行卡在線開立其他銀行的電子賬戶,實現跨行購買基金、保險、理財等金融產品,跨行享受金融服務。
發起聯盟的12家銀行有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
去年12月,央行對外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392號文”),將個人銀行賬戶分為Ⅰ類銀行賬戶、Ⅱ類銀行賬戶和Ⅲ類銀行賬戶(以下分別簡稱“Ⅰ類戶、Ⅱ類戶和Ⅲ類戶”)。
具體來說,銀行可通過Ⅰ類戶為存款人提供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等金融產品、轉賬、消費和繳費支付、支取現金等服務。銀行可通過Ⅱ類戶為存款人提供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等金融產品、限定金額的消費和繳費支付等服務。銀行可通過Ⅲ類戶為存款人提供限定金額的消費和繳費支付服務。銀行不得通過Ⅱ類戶和Ⅲ 類戶為存款人提供存取現金服務,不得為Ⅱ類戶和Ⅲ類戶發放實體介質。
更多銀行或加入聯盟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銀行此舉在一定程度上將導致聯盟內的銀行競爭加劇,A銀行卡可以輕易買到B 銀行的產品,這將對銀行的經營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更考驗銀行的產品設計與選擇等各方面的能力。而另一方面,此舉將降低客戶的交易成本,給客戶帶來便利,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客戶。郭田勇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銀行加入到賬戶間互通互認中。
中信銀行相關人士表示,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起網絡金融聯盟,該聯盟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歡迎國有大行、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加入,助力商業銀行轉型發展,助力互聯網金融規范健康發展。對待新的參與者,承諾不設置門檻,不設置歧視條款,不設置差異化的合作方案。該人士表示,未來隨著市場的發展,可能形成多個聯盟并存或共同成為一個聯盟。
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表示:“下一步希望信息查驗的范圍能夠擴大,有更多的銀行加入進來,也能夠實現與特許清算機構比如中國銀聯、城市商業銀行資金清算中心等機構的合作。”
某小型銀行機構電子銀行部的相關人士表示,股份制銀行形成網絡金融聯盟,對包括國有大行在內的其它銀行都帶來沖擊,其開放性將吸引更多客戶,也是銀行業在互聯網金融倒逼下的有效舉措。該人士還表示,對此將進行觀望,會考慮也加入到聯盟陣營中來。 銀行加速轉型追趕互聯網金融
值得一提的是,該聯盟還對外宣布,手機銀行、個人網銀等電子渠道跨行轉賬免收客戶手續費,切實為客戶帶來實惠。
實際上,早在去年,招行率先宣布其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轉賬匯款“0費率”之后,引來多家中小銀行跟風,據中國電子銀行網統計,截至去年12月26日,已經有70家銀行開啟網銀、手機銀行普惠政策。而年初,五大行已聯合宣布實行手機轉賬免費,以及5000元以下的境內人民幣網上銀行轉賬匯款免收手續費。
除了免費轉賬,年初Apple Pay上線,包括五大行在內的19家銀行更是使勁吆喝,并推出了綁卡給積分、指定店面購物減免等政策,開始砸錢搶市場。
而相反,就在今年,微信卻宣布已開始對每位用戶(以身份證維度)設置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超出部分按0.1%費率收取手續費,每筆最少收0.1元。本月,支付寶也正式進入限額時代,實名認證后每年轉賬總額度20萬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這幾年支付寶等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但是銀行也在加速轉型,如果網絡金融停留于此,被迎頭趕上也不無可能。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