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念家鄉乃人之常情 與友分享請入鄉隨俗
摘要: 據有關數據,至2015年底,中國赴美留學生超過30萬,成為美國高校最大的外國留學生群體,占美國國際學生總數的31.2%。 為了避免和國內脫節,中國留美學生往往會保持與
據有關數據,至2015年底,中國赴美留學生超過30萬,成為美國高校最大的外國留學生群體,占美國國際學生總數的31.2%。
為了避免和國內脫節,中國留美學生往往會保持與國內朋友的聯系,關注國內新聞、動向,也會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到國內熱門事件的討論中,并把中國的新動向傳到美國,加深美國人對中國的理解,起到溝通中美雙方的“橋梁”作用。
即時了解國內新聞
“由于我本科所學專業為新聞傳播學,所以盡管現在在美國,也會有意識地關注國內新聞。”目前在密蘇里大學讀研究生的杭舟說道。在被問及最近關注的國內事件是什么時,他回答道:“南方洪澇和南海事件。”
可能由于專業的原因,杭舟在關注國內新聞事件的時候,會同時關注國內媒體和美國媒體的報道。看看同一事件,美國媒體和中國媒體的報道有什么不同。
“因為想知道國內事件的最新情況,會比較關注國內的新聞。” 來自耶魯大學的黃悅說道:“我將來想回國,因此必須了解國家的實時動向。”黃悅已經在美國待了5個年頭,目前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為了避免將來歸國之后與國內脫節,他會有意識地關注國內新聞。
微博微信成主要手段
“一般國內事件最早都是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里看到的。”黃悅說。如果感興趣的話后續會再上網搜索。總的來說,都是先從社交網絡上得知消息再去看新聞細節。
杭舟也提到,由于社交媒體具有速度快、參與度高等特性,留學生會更加傾向于從社交媒體上獲取國內新聞。“我在國內就習慣于通過社交媒體獲知新聞。除了反應迅速之外,還能看到大家的反應,也能夠和朋友分享討論。”
剛從圣母大學畢業的金煜寒也表示,現在比較喜歡通過微博和朋友圈了解國內新聞動態。一方面能夠看到主流媒體的觀點態度,另一方面在轉載的過程中也能看到朋友們對該事件的評價。
探討時政需把握分寸
“美國人有個特點,他們更加關注美國國內或者西方國家的事情,對于其他國家和地區并不會特別去了解和關注。”杭舟說道。因為最近正值美國大選,所以和美國同學的談論話題也主要圍繞著美國大選,對于中國國內事情的溝通比較少。但是杭舟還是會和美國同學積極分享對于一些國際事務的看法,比如環境問題。
“我比較關注國內政治,但只和比較熟悉的美國朋友談論,和不熟的老外討論政治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金煜寒說。他也提到,身邊的美國朋友在和他討論中國國內事件時,態度其實是很中立的。
大批中國學子留學海外,他們心系祖國,時刻關注國內動向。但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已經從報紙、廣播、雜志等傳統媒體轉移到朋友圈、微博等新媒體。在這其中,他們可以隨時發聲參與討論,也可以將獲知的國內新動向與身邊的美國朋友討論分享,在討論中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廣大留學生在客觀上起到了中外民間交流使者的作用。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