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好勝:二次創業奔富路
摘要:潘好勝:二次創業奔富路 駐馬店網訊(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田玉堂)在正陽縣皮店鄉潘店村,有一位叫潘好勝的青年,利用廢棄多年的堰塘,依靠科技,水面養魚、放鴨鵝、塘埂
潘好勝:二次創業奔富路
駐馬店網訊(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田玉堂)在正陽縣皮店鄉潘店村,有一位叫潘好勝的青年,利用廢棄多年的堰塘,依靠科技,水面養魚、放鴨鵝、塘埂種植核桃樹、樹下養殖土雞、土羊,闖出了立體種養致富路。
初中畢業的潘好勝由于家境沒有上高中的機會,他曾一度苦惱過、彷惶過。只有十五、六歲的他就跟著大人到南方打工多年。
2012年春節,回家鄉過春節的潘好勝看到本姓哥哥潘華勝這幾年在農村流轉了不少土地,搞起了生態養殖,發展前景不錯。
這年的夏天,潘好勝沒有外出打工,他報名參加了縣農廣校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養殖培訓班。培訓班結束后,他和學員們一起到山東參觀了壽光的高新農業科技示范園。他看到這里冬季大棚里櫻桃、黃瓜等依然果實累累,他從中受到啟發,萌生了從事農業生產的念頭,于是到這家農業科技示范園拜師學藝,經過一年半的系統學習,逐步掌握了果樹種植與養殖新技術。
2014年,他開始二次創業,多方籌資10多萬元,在承包了本村上埠口村民組103畝土地和廢棄多年的堰塘,在塘埂上植樹,樹林中養土雞、土羊,塘里養魚、放鴨、鵝。當年取得成功,獲利10萬多元。
“參加了縣農廣校舉辦新型農民培育工程的養殖培訓班,當年就養殖了幾千只雞、200多只羊和8000多只鵝。感到比在外打工強多了。”潘好勝說。
2015年,國家扶持農村經濟實體的政策,讓潘好勝的膽子更大了,他通過土地流轉,租賃了500多畝地,加上原來的水面,搞起了規模生態種、養。
潘好勝介紹,像這片稻田、魚塘,鴨在下面散養,它能把下面的草都吃掉,減少除草費用。另外,土雞和鵝在樹下把蟲子也都一并吃掉,這樣減少了人工、飼料、農藥投資,每畝地至少節省200元錢,這200元錢對于我來說,就是利潤。
潘好勝按照每畝水田、水面200只鴨的標準進行散養,在養殖過程中,他完全按照無公害化標準進行生產,全部用雜糧喂養,不使用任何添加劑,并且保證6個月以后出欄,這樣所養的鴨、鵝供不應求。截至目前,他已在水面養魚2批
談到今后的發展,潘好勝信心十足地說: “現在我成立了合作社,流轉了500多畝地和100多畝水面,栽了風景樹,計劃把這里建成農業生態園。"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