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償二代:量化風險促行業轉型升級
摘要:原標題:保險業償二代:量化風險促行業轉型升級 2016年,中國保險業正式實施“償二代”監管標準。經過去年全年試運行和今年一季度的正式運行,“償二代&
2016年,中國保險業正式實施“償二代”監管標準。經過去年全年試運行和今年一季度的正式運行,“償二代”已顯現出對保險行業結構轉型的關鍵作用,并為我國當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國內第一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始建于2003年,簡稱“償一代”。與“償一代”以規模為導向不同,“償二代”強調定量資本要求、定性監管要求和市場約束機制等“三支柱”,更加體現了監管的風險導向。
在“償二代”監管體系下,償付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大大減少。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97.5%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達標,僅3家公司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去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的保險公司共有13家。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表示,去年有不少公司開展了大的業務結構調整,或者用增加資本金的方式來解決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對于償付能力比較差的或者風險綜合評級較低的機構,保監會將采取停設分支機構、停止接受新業務等監管措施”。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償二代”持續運行,保險資本管理從以規模為導向轉向以風險為導向,將有效減少“償一代”帶來的資本冗余,實現資本釋放,提高資本運作效率。同時,“償二代”將使資本運用得當、風險管理適當的優秀險企脫穎而出。
“償二代”的推出也有助于險企業務轉型。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徐敬惠介紹,太保壽險過去幾年通過持續轉型,大力發展個人業務、長期壽險業務,去年在業務規模實現10%以上增長的情況下,“償二代”下的償付能力反而增加了50個百分點。
“在過去"償一代"時期,業務規模越大資本金越高,"償二代"下并不是這樣。一些業務結構好的公司,業務規模在增大,可能償付能力的升幅也在增加。對于那些業務結構不好的公司,則會起到相反作用。”陳文輝說。
陳文輝認為,目前“償二代”的運行結果給整個保險業帶來幾個特點:一是全面科學地計量行業的風險,二是增強整個行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三是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四是大幅度提升國際影響力。
業內人士表示,“償二代”從監管理念、監管框架、監管標準等方面,做到了與國際主流接軌。這在促進資本和效率最優利用的同時,更為中國保險業在國際上提供了等價話語基礎,提升了國際競爭層級。(經濟日報記者 姚 進 李晨陽)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