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貸款不還不只是信用問題
摘要:原標題:冒名貸款不還不只是信用問題 近年來,全國多地出現村鎮居民因貸款逾期,造成個人信用問題,在銀行信用系統上了“黑名單”。報載,近日,有記者接到多
近年來,全國多地出現村鎮居民因貸款逾期,造成個人信用問題,在銀行信用系統上了“黑名單”。報載,近日,有記者接到多位湖南居民的反映,稱遭遇到了這一問題。記者采訪發現,有些村民是在自己未知的情況下,被一些人伙同銀行工作人員盜用身份信息貸款;有些則是基層政府,使用鄉鎮政府工作人員身份信息貸款。在這些案例中,有些已經查明解決,有些則一直懸而未決。
在一些地方,不經本人同意或者本人根本不知情的情況下,有關人員、企業,尤其是一些鎮政府,拿著個人的身份證等證件冒名貸到大額款項,破壞信貸秩序。而且還到期不還,讓被冒名人蒙受不白個人信用之冤。“冒名貸款不還”之所以爆發,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被冒名者上了銀行個人信用黑名單無法貸款、辦卡時被發現。
既然被冒名者被最終證明是被誣陷的、信用沒問題,冒名借款不還的失信問題就更嚴重,更應該把這些人(法人、責任人)錄入個人信用黑名單。而且,在被冒名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虛假貸款,數額巨大,到期不還,更是錯上加錯,已經有金融詐騙的嫌疑了,應該被及時追究刑事責任了。
此外,鎮政府“冒名貸款不還”,破壞的除了金融貸款秩序外,恐怕更重要的還有地方政府的信用。除了應該像社會其他主體一樣承擔相應的刑事、民事等責任外,相關責任人恐怕還應該承受政治、組織等紀律責任。
當然,“冒名貸款”之所以能夠輕易屢屢得逞,也說明了在相關貸款手續的監管、制度的建設上還存在問題,亟待有關方面做深入的檢討和糾正。
對待“冒名貸款不還”,著力恢復被冒名者的信用,當然非常必要,但這絕不是所有問題解決的終點,而只是解決相關問題的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對相關責任人該追責的追責,該判刑的判刑,該紀律處分的紀律處分。同時也要針對可能暴露出來的銀信等制度監管漏洞,及時檢討和補漏。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冒名貸款不還”的現象不再繼續存在或再發生。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