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保險牌照的四大樣本
摘要:原標題:角逐保險牌照的四大樣本 保險業可謂金融業“黑馬”,資產定價優勢凸顯,實業資本向保險資本轉型風起云涌,保險業已經成為實業資本向金融業轉型的跳板
保險業可謂金融業“黑馬”,資產定價優勢凸顯,實業資本向保險資本轉型風起云涌,保險業已經成為實業資本向金融業轉型的跳板。2015年以來,有超過200家企業排隊拿保險牌照,其中80多家上市公司已表明了加盟保險業的“野心”,近日貴州茅臺、江蘇黑牡丹也要成立華貴人壽、江南人壽。角逐保險牌照的社會資本,其野心可歸結為四大樣本。
樣本一
產融資源協同
上市公司參與發起保險公司熱情不減。近日,黑牡丹集團披露,擬出資2.4億元,聯合多家當地企業發起設立常州地方性險企,擬起名為江南人壽。這些企業包括常州投資集團、常州市交通產業集團、常州市城市建設集團、常州產業投資集團、江蘇武進國經投資公司、江蘇金壇國發國際投資公司、溧陽市城市建設公司。申請籌建的江南人壽資本金將達到20億元。
就在社會資本蜂擁保險業時,監管層則傾斜于邊遠地區、沒有設立總部的地區。因此,一批地方資本開始摩拳擦掌,貴州茅臺也要在大本營建立華貴人壽,目前已獲批籌建。
以江南人壽為例,不難看出股東涉及投資業務占據4席。對于吸引產業資本投資保險股權的主要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部分投資公司經營業務可以與保險業務產生行業協同效應,介入保險業務有利于其現有業務的良性發展,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產業資本供給過剩卻缺少高收益的投資渠道,保險行業身處經濟效益較高的金融領域自然受到產業資本的青睞。
對于本次投資的意義,黑牡丹也表示,有利于公司促進產融資源協同發展,推進金融領域戰略布局,提升綜合競爭力,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從現有爭搶保險牌照的上市公司看來,獲取牌照的方法是通過新設保險公司來實現金融布局。據梳理,在這100多家上市公司中,類似江南人壽股東背景的不在少數。如海航投資就通過收購華安財險19.64%取得控股權;再如參與發起設立黃河財險的股東中就有不少于4家企業具有投資背景。大名城表示,保險牌照為地產公司帶來融資渠道擴展、業務多元化發展以及加速海外并購業務拓展等機遇,房企與保險業雙向融合是發展大趨勢。
樣本二
控股后轉型大金融
保險公司獨特的經營特點,可以確保為控股公司提供長期穩定的低成本資金來源,降低融資成本成為上市公司青睞的又一大原因, 甚至不惜重金大比例收購實現控股權,轉型大金融。
通常來看,此類上市公司獲取保險牌照的做法是通過收購,使險企成為上市公司子公司,或大手筆增資以獲得控股權。為業內所熟知的案例是,繼收購國華人壽51%的股權之后,天茂集團主業即轉型為金融保險,并持續加碼保險業。今年7月初,天茂集團發布公告稱,將調整募集資金規模總額不超過48.4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僅用于對國華人壽進行增資。如果此次其他股東同比例增資,國華人壽將獲得合計百億元的資本金。
不過,天茂集團也得到相應的實惠。天茂集團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盈利8.2億-8.4億元,同比增長2259.37%-2312.04%。對于報告期內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天茂集團表示,主要是因為自今年3月16日起,將國華人壽納入合并報表。
除了天茂集團,記者梳理去年通過收購、增發而“變身”保險股的泛海控股、中天城投、西水股份、華資實業4家上市公司數據發現,這4家上市公司變身保險股東后,去年凈利均實現大幅增長。
從“變身”過程來看,西水股份通過收購并增資的方式控股天安財險50.87%的股份;華資實業公告顯示,公司已完成了對證監會反饋意見的回復,若方案最終獲得實施,華資實業持有華夏保險不超過51%的股權;泛海控股全資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建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民安財險(后改名為亞太財險)51%的股份;中天城投全資子公司貴陽金融控股耗資約20億元擬收購聯合銅箔100%的股權,從而間接持有中融人壽20%的股份。
樣本三
提振股價做大市值
在各上市公司積極布局保險的行列中,一方面是一大部分科技企業試圖獨自掘金保險業,另一方面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互聯網保險也站上投資風口。不過,也有分析認為,這更多是一種概念炒作,最終能夠實現真實業績的公司少之又少。
此類上市公司試圖對積累的大數據資源進行再開發,讓賣保險成為其賺錢的另一樁生意;或借互聯網保險東風提振股價、做大市值。如參與設立融盛財險的東軟集團就表示,將充分發揮公司在汽車電子/車聯網、醫療健康等領域積累的海量數據與行業優勢,充分釋放東軟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的積累,與東軟原有優勢業務形成互動。
在發起易安財險并于今年2月獲得保監會批準開業之后,銀之杰今年6月又發布公告稱,為了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戰略布局,實現以金融IT、征信、大數據、支付為基礎,打造綜合金融生態服務體系的戰略發展規劃,公司計劃以自有資金1.5億元參與發起設立安科人壽,出資后占安科人壽15%股份。而焦點科技自上市以來,持續在互聯網保險上投入力量。先后設立新一站和惠擇兩家保險代理公司。受益于互聯網保險概念,不少上市公司估值均大幅上漲。
事實上,此類互聯網企業不在少數。如參與設立新沃財險的樂視網、歐菲光;參與發起設立中康人壽的江蘇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參與發起設立金誠財險的北京華遠聯智科技、衛寧健康科技集團等10余家,都將借互聯網保險概念做大市值。
對于各大企業參設保險公司的熱潮,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曾提醒道:“保險行業盈利需要7-10年,要是撈一把就走,那不行”,進入保險行業必須有扶危濟困、雪中送炭的準備。
樣本四
延長傳統產業鏈
6月下旬,保監會一口氣批準3家保險公司的籌建,但與此同時也駁回了上海欣安人壽的籌建。從今年上半年的總體數量來看,共有9家公司獲得籌建批復,2家遭到駁回。
獲準籌建的公司包括匯友建工財產相互保險社、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太平科技保險、橫琴人壽、三峽人壽、建信財險、前海再保險、人保再保險。從獲準批籌的公司來看,相互保險、科技保險、再保險等新型保險公司成為主力。
具體來看,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為螞蟻金服等9家企業發起,主要針對發起會員等特定群體的保障需求,發展長期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業務;匯友建工財產相互保險社由長安責任保險發起設立,主要針對建筑領域的特定風險保障需求,開展工程履約保證保險、工程質量保證保險等新型業務;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由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和李靜等2名擬任高管發起,主要針對特定產業鏈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融資需求,開展信用保證保險。
不難看出,這3家公司避開傳統財、壽險業務領域,專注于監管層倡導的長期養老保險、健康險業務、小微企業業務、工程履約保證保險、工程質量保證保險等新型業務是成功批籌的重要原因。永泰能源股份表示,發起設立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符合公司制定的“能源、物流、投資”三大轉型發展戰略,是公司進入金融保險業的重要里程碑。公司將充分利用現有的產業布局資源,從上下游企業客戶群、行業風險識別管理等方面支持推動眾惠保險的籌建工作,并努力創造眾惠保險和公司其他產業布局協同發展,創新發展普惠金融,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和綜合競爭力。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