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大望遠鏡觀測獵戶座星云
摘要:原標題:甚大望遠鏡深入觀測獵戶座星云 科技日報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日前對獵戶座星云的中心展開了迄今為止最為深入的觀測。
科技日報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日前對獵戶座星云的中心展開了迄今為止最為深入的觀測。有關研究成果挑戰了此前被廣泛接受的對獵戶座星云的形成及歷史的認識。
獵戶座是赤道帶星座之一,非常著名的獵戶座大星云就位于其中,跨度約24光年,是正在產生新恒星的一個龐大氣體塵埃云。這些恒星形成區中包含大量氫原子氣體、年輕的熾熱恒星、原行星盤以及以高速掃過物質的恒星噴流,而獵戶座星云亮度很高,甚至在地球上肉眼可見,一直以來,其理想的相對距離和觀測條件為人們提供了探索恒星形成理論的重要條件。
據每日科學網13日消息稱,此次,智利和德國的天文學家們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位于智利的甚大望遠鏡,對獵戶座大星云展開了最為全面也最為深刻的一次剖析。望遠鏡配備的強大HAWK-I紅外儀,不僅為人們呈現了壯觀美麗的圖片,還揭示了是以往所知的十倍數量的褐矮星及獨立的具有行星質量的天體。
褐矮星的構成類似恒星,但因質量不夠大沒能點燃聚變反應。雖然被叫做“失敗的恒星”,但研究人員表示,發現這種低質量星體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因為它們存在的形式正取決于其所處的環境,這對天文學家來說就是“意想不到的財富”,可以幫助更好地洞察恒星形成的歷史。
此次研究結果還顯示,擁有行星體積的天體數量要遠遠大于人們此前的預期,但以目前的技術觀測這些對象仍有難度。歐南天文臺在建的歐洲極大望遠鏡(E-ELT)的主要目標就是將這些天體展現給人類,其主鏡直徑為39米,計劃于2024年開始運營。
團隊首席科學家霍格·德拉斯表示,此次研究成果“向探索恒星與行星形成的科研新時代望了一眼”,數量龐大的行星也給未來找到一顆如地球般大小的同類星球提供了很大的機會。
總編輯圈點
到底是什么引發了恒星的誕生?這依然是個謎。但謎題很有可能在“獵戶座實驗室”中得解。獵戶座大星云算是一片我們“家門口”的恒星工廠,因此也是人類研究的最透徹的天體之一。現在這里面許多恒星正處于形成階段,在它們周圍包裹了一層致密的塵埃云,紅外線能夠穿透這層迷霧,最終帶我們看清恒星一生所走過的路。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