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質基因分析可識別癌癥起源
摘要:原標題:染色質基因分析可識別癌癥起源 白血病細胞 科技日報華盛頓7月11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杰克遜實驗室(JAX)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通過對開放染色質進行
白血病細胞
科技日報華盛頓7月11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杰克遜實驗室(JAX)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通過對開放染色質進行全基因組分析,來確定導致既定類型白血病的細胞類型。這一方法對白血病的診療具有重要作用。相關研究11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每種癌癥都始于一個單細胞的異變。知道了癌細胞的起源細胞,研究人員就可以分析出癌癥的亞型,進而開發出新的診療手段,但現有方法很難從大量腫瘤細胞樣本中識別出其起源細胞。
染色質是細胞核內的重要成分,由DNA、組蛋白、RNA組成,在細胞進行分裂的特定階段會聚縮成染色體。每種類型的細胞都有一個獨特的染色質結構,封閉染色質會緊緊纏繞在核小體周圍,相對不活躍;開放染色質與核小體的聯系程度則相對松散,也更活躍。杰克遜實驗室的助理教授珍妮弗·特羅布里奇博士通過分析腫瘤細胞中的開放染色質,改進了目前識別腫瘤細胞的起源細胞的方法。
特羅布里奇帶領實驗室同事構建了一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小鼠模型。他們從人類和小鼠的骨髓中找出5種細胞:長期造血干細胞、短期造血干細胞、多能祖細胞、普通髓系祖細胞以及粒細胞巨噬細胞祖細胞。這些不同起源細胞引發的AML在小鼠身上顯示出不同的侵入性:干細胞引發的病變更具侵入性,而祖細胞引發的病變的侵入性則要小很多。不同侵入性誘發白血病細胞出現的頻率也有所不同:干細胞高,祖細胞低。
研究人員通過對不同AML細胞樣本的開放染色質進行分析,并與正常細胞中開放染色質模式進行對比,進而確定了AML細胞樣本中開放染色質的特征和基因表達模式,這使他們能將干細胞引發的AML與祖細胞引發的AML區別開來。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對健康人群和AML患者群的干細胞和祖細胞的開放染色質進行進一步研究,他們就可以基于細胞起源來確定更精確的癌癥生物標志,這對于癌癥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