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行家
摘要:□胡江濤 文/圖 陳立松入行他一直用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接觸茶,并將自己的青春韶華揉制在茶香蘊靄中。在他懸壺高沖之下,葉片綻放間,平添了幾分幽綠與清香。不熟悉陳立松
□胡江濤 文/圖
陳立松
入行
他一直用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接觸茶,并將自己的青春韶華揉制在茶香蘊靄中。在他懸壺高沖之下,葉片綻放間,平添了幾分幽綠與清香。
不熟悉陳立松的人,只知道他是個彬彬有禮的人,其實,陳立松和茶有著諸多的交集。
憑借自己的造詣,陳立松完全可以躋身駐馬店最具權威性的“喝茶人”之列:一家茶社的老板、品茶師、茶葉加工技師、茶樓等級評審員……擁有這些稱呼,不僅在駐馬店,在河南省都不多見。
2000年以前,陳立松是市區一家企業的職工。在企業上班時,同事們都知道陳立松愛喝茶、喜歡研究茶。
雖然拿著較高的薪水,可對于那時的陳立松來說,并不是好職業。枯燥的工作,乏味的生活,還有當時閉塞的信息,讓他不禁有些失落。
在親戚的介紹下,陳立松毅然放棄了工作,到信陽市一家茶廠學習茶葉的種植、炒制。
磨礪
在茶廠工作的日子里,陳立松感到迷茫,因為他從書本上學習到的茶葉知識與現實中有很多不同。現實生活中,一些茶葉名稱和加工工藝的稱謂和書本上不同,許多茶葉的制作也發生了變化。
每天重復的工作,讓陳立松吃盡了苦頭。僅僅一個揉茶的動作,陳立松就要重復很多遍。一天下來,陳立松的手腕腫得像蘿卜。磨礪,成了陳立松人生的主基調。除了每天枯燥的茶葉種植功課外,他還要做很多工作。每天走一段很長的路到河邊挑水,還要負責生爐、洗杯、刷碗等種種雜活。
開弓沒有回頭箭。陳立松用他的智慧積累品茶的經驗,用心感悟茶的神奇。白天,他向老師請教,晚上,再一點一點地記錄下來。
在信陽茶廠的工作經歷,使年輕的陳立松迅速成長,而他記錄的信陽茶的點點滴滴,更為他以后的創業埋下了伏筆。
研發
朋友得知陳立松在信陽茶廠工作后,經常給他打電話,讓他幫忙捎信陽毛尖。每次回家,陳立松捎帶的茶葉比行李還要多。
一次,陳立松在駐馬店一朋友開的茶館喝茶時,朋友無意間的一句話,使他的夢想又向前邁了一步。朋友向他抱怨購買茶廠的茶葉太貴,有時還難以保證質量。如果陳立松能開一個茶廠就好了。
一句話提醒夢中人。自己為什么不能有個茶廠呢?說干就干。20多天過去了,陳立松找到一處適合種茶的地方。不到10天,陳立松就說服一名朋友和他一起干。2005年,陳立松的茶廠正式開始運營。
陳立松既當老板,又當員工。從種植茶葉到炒制,再到后期茶葉出爐的整個過程,他都親力親為,生怕有什么閃失,影響茶葉的口感。但其間,當提到自己的產品有何特色時,陳立松總是說不出來。
一提起信陽毛尖,很多人會想到苦和澀。陳立松說,其實,這恰恰是信陽毛尖的缺點。只不過一些人把這個缺點當成了優點。而真正的信陽毛尖,不苦不澀為上品。經過深思熟慮后,陳立松決定改變人們對信陽毛尖的認知。經過幾年的改良,陳立松研發出來的信陽毛尖新品種問世。他的新品呈現出來的苦和澀,和傳統的信陽毛尖有區別,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辨別
陳立松說,每到信陽毛尖新茶下來的時候,就有不少打著信陽毛尖旗號的外地茶葉經銷商瘋狂進駐信陽,其實他們銷售的是湖北毛尖或四川毛尖。
那么,如何辨別真假信陽毛尖呢?
陳立松說,當假的和真的兩種青葉真正混合到一塊炒制時,幾乎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假的毛尖香氣差一些,味道淡一些,特別是早春茶,一般消費者無法區分。即便是他這個專家,在面對真假信陽毛尖時,一不小心,也有可能張冠李戴,指鹿為馬,非仔細品嘗才行。
陳立松感嘆:“信陽毛尖消費主力在河南,外地茶很難打進河南市場。如果河南人對信陽毛尖也失去信心的話,將來信陽毛尖的出路在哪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