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量增價減 收益率下跌空間將收窄
摘要:銀行理財年中展望:量增價減 收益率下跌空間將收窄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402家銀行共發行54140款理財產品,其中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理財產品達44429款,發
銀行理財年中展望:量增價減 收益率下跌空間將收窄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402家銀行共發行54140款理財產品,其中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理財產品達44429款,發行銀行數同比增加77家,增幅達23.69%,個人理財產品發行量同比上升5957款,增幅達15.48%。
2016年上半年各中資發行機構整體收益率表現較為平穩,除1個月以下期限產品外,其余期限產品收益率差距較小,整體收益率維持在3.7%至4.5%之間。相比較中資銀行,外資銀行各期限產品收益率差距跨幅更大,但由于外資銀行非結構性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較少,因此整體收益率變化可能受單只產品定價影響較大。
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認為,下半年銀行理財整體收益率仍將保持下滑趨勢,但下滑幅度或出現明顯收窄,除結構性產品外,面向普通個人客戶的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率將很難超過4.5%。
1至3個月理財產品占比過半
加快凈值化轉型步伐
普益標準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402家銀行共發行54140款理財產品,其中3個月以下理財產品462款,占比0.85%;1至3個月理財產品27529款,占比50.85%;3至6個月理財產品16157款,占比29.84%;6至12個月理財產品8418款,占比15.55%;1年以上理財產品1574款,占比2.91%。
從各發行主體看,城市商業銀行整體發行量占比繼續擴大,上半年發行量達18744款,占比繼續增長至42%;農村金融機構也展示了強勁的上升勢頭,整體占比同比上漲11%;相對而言,國有銀行與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發行數量占比則有明顯下滑。分析認為,這與全國性銀行加快凈值化轉型,大幅減少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的發行有較大關系,但不可否認的是,城市商業銀行與農村金融機構的理財業務近年來有了長足進步。
事實上,在2016年上半年銀行理財市場的快速發展中,不同類型銀行確實呈現了不同的發展方向。大型銀行對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表現出了明顯的“控規模、控收益”的態度,該類產品的規模增速有明顯放緩,取而代之的是加快了凈值化轉型的腳步,即使較難迅速完成凈值化轉型,也會優先向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轉型。
“中小銀行相對發展程度較低,快速拓展市場份額則成為其首要目標,大多數中小銀行在2016年上半年繼續維持著高速發展的勢頭,部分銀行理財余額同比翻了一倍,展現了中小銀行極強的發展潛力與發展熱情。”魏驥遙稱。
“總體來說就是‘量增價減’,一增一減也暗示了銀行理財在上半年依然有較旺盛的市場需求。”銀率網分析師閆自杰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而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結構性產品。從2016年上半年結構性產品的整體表現來看,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在結構性產品的設計上存在了一定差異。中資銀行的結構性產品普遍表現為收益率較低且波動范圍較小,但不會出現虧損情況,如最低收益率為2.6%,最高則為3.7%。如果觀察其產品說明書可以看到,多數產品均會將本金投向固定收益類資產從而保證本金不會受損,僅將投資固定收益類資產所得的收益投向相關衍生品市場。這樣的設計能夠大幅降低收益波動過大帶來的風險,但同時也使得此類產品與普通預期收益型產品的差異縮小,同質化現象較為明顯。而外資銀行的產品設計中則大幅提高投向衍生品的比重,因此其產品出現虧損的可能性增大,但相對的其收益率的上限也更高,充分反映了高風險高收益的邏輯。
監管加碼
銀行創新推理財產品轉讓平臺
記者注意到,普益標準的報告中特意強調了“2016年上半年監管層加大了對銀行理財的相關監管力度”。2016年一季度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就表示,除部分確實有實施困難的農合機構、村鎮銀行等小型機構外,其他開展理財產品和代銷產品銷售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均應實現自有理財產品與代銷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雙錄”的開展被視為能夠更好地避免銷售誤導等問題的發生,同時也能夠真正培養投資者的風險意識,為銀行理財業務的良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由于受到債市收益持續走低、理財成本倒掛、優質資產難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委外投資成為銀行理財市場關注的熱點。針對這一熱潮,銀監會雖未正式出臺文件,但也采取了防患于未然的措施。在二季度中,銀監會對所有發行過分級型理財產品的銀行進行了窗口指導,要求停止新發分級型理財產品。此舉主要是針對銀行委外資金加杠桿入債市帶來的債市利益輸送等潛藏問題,表明了銀監會對新興熱點的關注以及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的警覺。“面對高速發展的委外業務,銀監會有可能在下半年發文明確相關規范。基于混業經營的思路愈發清晰,相關條例將會以引導為主,推動相關業務的正面發展。”魏驥遙表示。
普益標準報告認為,由于2015年至今多達6次的降息使得市場利率水平維持在較低水平,銀行體系流動性也相對寬裕,因此2016年下半年繼續降息的可能性較小,同時再次降準的可能性也大幅下降。降息、降準的預期下調有利于銀行理財產品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其收益率水平。雖然從2016年上半年的情況看,整體收益率仍維持著較為明顯的下滑趨勢,但自4月開始,部分地區、部分銀行收益率的下滑幅度有所放緩,至6月時,由于年中時點效應影響整體收益率放緩幅度較為明顯。
“我們還注意到,目前已經有部分銀行推出了線下或線上的理財產品轉讓平臺,為客戶提供理財產品轉讓服務,甚至還提供代客戶尋找對手方的服務。理財產品可轉讓大大提高了銀行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改善了客戶的流動性風險,增強了銀行理財產品的吸引力。”魏驥遙分析稱。
三大趨勢將延續
專家給出投資建議
魏驥遙認為,實體經濟整體表現仍無明顯起色,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風險較大,權益類市場表現也不夠明朗等因素共同決定了銀行理財仍會是普通投資者的重要投資方向。“私人銀行發行的針對高凈值客戶的專屬產品、定價策略更顯科學的地區專屬產品和節假日專屬產品的發行量在下半年都有上升的可能。”魏驥遙認為。
閆自杰表示,去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有三大趨勢:一是發行量增多、規模增長;二是收益率持續走低;三是非保本產品所占比例擴大至七成以上,開放式產品逐漸增多。“2016年下半年,總體趨勢還會保持,但收益率下跌空間會收窄,開放式產品的發行量增長可能會提速。”
對于下半年的投資建議,閆自杰認為,在平均收益率整體下行的情況下,對流動性要求不高的投資者,可挑選一些收益較高的中長期非結構性理財產品進行比較,進而決定;對于流動性要求較高的投資者,部分銀行發行的開放式理財產品,根據持有期限長短對標不同的收益率水平,且工作日可贖回,兼具流動性和較高的投資收益,值得考慮。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