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外儲超預期增長兩大變化值得關注
摘要: 雖然6月以來人民幣匯率進入貶值通道,但央行昨日公布的官方儲備資產顯示,6月外匯儲備重返3.2萬億美元大關,較上月增加134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 ∈袌銎毡檎J為,在
雖然6月以來人民幣匯率進入貶值通道,但央行昨日公布的官方儲備資產顯示,6月外匯儲備重返3.2萬億美元大關,較上月增加134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
市場普遍認為,在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情況下,外匯儲備不降反升,反映出市場對近期匯率波動的情緒穩定,也表明外匯市場和匯率的自發調整作用顯現,央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度下降。
盡管在人民幣貶值的趨勢下外儲止住跌勢部分得益于跨境資金流出壓力的持續緩解,但這一趨勢并非新鮮事,實際上從今年2月以來,資金外流情況就一直在改善,只不過此前幾個月體現的方式是外儲降幅的不斷收窄。
而6月外儲數據的超預期變化,體現的則是兩大可能有著深遠意義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這或許意味著央行已徹底退出對外匯市場的常態化干預。
持這種觀點的市場人士并不在少數,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就認為,央行已基本退出外匯市場的常態化干預,今后外儲規模的變動,可能只是由央行自身持有資產的價值重估所導致。
央行退出匯市干預,是外儲止跌的重要原因,但這并不足以解釋為何6月外儲規模會大幅增加。至于緣何會正增長,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或許是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而這可能就是另一個深遠意義的變化。
持這一觀點的人并不多,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倒是一再強調這一變化。在他看來,6月外儲增加有一個易被忽視的原因,就是境外機構投資者可能出于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要,進入外匯市場購入人民幣,從而帶來外儲的增加,并且境外機構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的力量有望在今年下半年不斷發酵。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以及外匯和債券市場開放政策的推進,都將帶來國外長期投資者增加人民幣資產配置的需求。
當然,由于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和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的時間不長,境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配置還處于摸索階段。因此,把6月外儲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歸結于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顯然并不合邏輯。但這至少可能是6月外儲增加的部分原因,即便它所貢獻的新增規模很小,這一新變化也是值得關注的。
6月外儲的走勢帶來了一種新氣象,此前我國官方的外匯儲備通常與人民幣匯率同向運動,這次卻出現了明顯的背離。其實,這一現象在發達國家較為常見,中國能有這種新變化,至少也再一次證明,我國的匯率市場化改革確實在不斷推進。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